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孩子天生都是远视眼,远视储备应该 [复制链接]

1#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早在孩子患上近视之前,他们双眼的“远视储备”就在悄悄地消耗着。远视储备是怎么保护孩子视力的?如何预防远视储备被提前透支?

撰文/记者赖天莹李云凤

编辑/丁林新媒体编辑/陈炫之

采访专家:

冯婧(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宋红欣(医院眼科医学视光中心常务副主任)

邹留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徐丽(中国校园行动护眼亮眼工程专家组成员)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高发性、低龄化、重度化趋势。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世界范围内,近视也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世界视力报告》,全球共有26亿人近视,其中3.12亿是19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东亚地区的近视发病率较高。

很多家长带孩子做视力检查的时候,会被医生告知“孩子远视储备比较低,不加注意就会变成近视眼”。什么是远视储备?远视储备高是否就不会近视了?

◎◎◎

什么是“远视储备”?

人类对世界的感受和认知,大多是通过眼睛获取的。而视力的形成是通过如下途径: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系统(即角膜、晶状体等)的折射后到达视网膜,随后在视网膜感光细胞作用下转化为电信号,这些信号再经过神经,传导至大脑的视觉中枢成像。

“人的眼睛就像一台变焦的照相机。”首都医科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冯婧解释道。婴儿出生至3岁之前因为眼球前后轴比较短,成像的焦点会落在相机底片(视网膜)的后方,类似远视眼的情况。不过,孩子晶状体的屈光力很大,可以通过自己眼睛肌肉的调节,让影像落在视网膜上。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眼轴会加长,逐渐发育为正视眼,这些远视的“储备”也被渐渐消耗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眼球发育最快,到达3岁时发育速度减退,10岁眼球大小基本定型,生理性远视基本就消失了,这个过程就称为“正视化”。一般来说,在不同时期孩子眼睛的生长速度不同,眼球后部生长速度比前部快。

“一般3-4岁的孩子都有-度左右的生理性远视,这-度的远视可作为‘储备’供损耗,保护他们不那么快患上近视。”冯婧说。也就是说,孩子有轻度的“远视储备”,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远视与正视(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校园行动护眼亮眼工程专家组成员徐丽表示,在正常用眼的情况下,每个年龄段远视储备有一个大概的标准:6岁一般为度,7岁为度,9岁为50度,10岁的时候基本上就消失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孩子的远视储备的数值都是一样的。远视储备的数值和眼轴的长度以及角膜曲率有关系。如果父母都是高度近视,孩子的远视储备就会相对低一些。

◎◎◎

远视储备是近视的“预言家”

引发青少年近视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分为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方面。其中,遗传因素在高度近视(指屈光度为6.0D即度以上、伴有高度眼轴延长的一种屈光不正)的形成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医院眼科医学视光中心常务副主任宋红欣说:“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者,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会为90%;父母一方为高度近视,遗传后代的可能性为50%,但也有显现不全的表现。”

远视储备量高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先天的优势,就跟个子高的爸爸妈妈,孩子的身高会有优势一样。天生的远视储备量比同龄人要高,孩子发展成为近视会就比同龄人要慢。相反,远视储备低的孩子发生近视的几率更高。

大量研究发现,一旦远视储备量消耗完毕,就不可逆转。如果孩子不注意用眼习惯,眼轴的加长、远视储备的消耗会超出正常的“正视化”过程,并有可能引发近视。可以说,远视储备是近视的“预言家”。远视储备的下降,就是近视的早期预警信号。

那么远视储备消失了就一定会得近视吗?未必。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邹留河表示:远视储备在10岁之前消失,只能说明以后得近视的概率会增加,以后是否会得近视和孩子的用眼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并且,远视储备不是造成近视的唯一决定性因素。只能说,远视储备是一个信号,提醒医生和家长孩子有没有近视的风险。

(制图:秦童)

此外,孩子的远视储备量也不是没有上限的“越高越好”。如果3岁前的远视度数超过度,孩子眼睛的调节能力不足以让影像落在视网膜上,就容易造成弱视跟斜视的问题。“因此过度的远视,也需要戴眼镜(远视镜)治疗。”冯婧说。

因此,远视储备消失并不是肯定就会得近视,远视储备数值正常,也不是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如果不注意用眼习惯的话,远视储备衰减的速度非常快,还是要引起一定的重视。

◎◎◎

戴远视镜能预防近视吗?

既然远视储备耗尽后,得近视的概率就会增加,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戴远视眼镜的方法来减缓远视储备的衰减速度呢?邹留河表示,医学上有一种眼镜叫做“阅读镜”,本质上是一个度的远视镜,它的作用是弥补孩子的调节滞后问题戴上阅读镜的孩子看书的时候如果离书本太近,就会看不清,自然而然就会离的距离远一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阅读镜本身并不能预防近视。它只是控制了孩子的眼睛相对于书本的距离,帮助孩子矫正了坐姿。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看书写字的时候离得特别近,自己又没有办法控制,戴上阅读镜效果会好一些,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是否需要佩戴阅读镜,还是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判断,如果盲目给孩子佩戴,对孩子的视功能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

增加户外活动、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

冯婧认为,先天远视储备量低的孩子没办法改变现状,把重点放在改造后天环境更有意义。比如,如果父母有高度近视,就尽量推迟小朋友接触电子产品的年龄;每天至少保证2~3个小时的户外运动,课外班也尽量多选择一些户外的项目,减少琴类、书法、阅读、网课等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的项目;定期前往眼科,监测孩子视力、眼轴的变化。

其实,相比监测远视储备,眼轴变化是病理性高度近视更为敏感的指标(眼轴每加长1mm,近视度数增长度左右),因此更有效的方案是监测眼轴的变化。各种的近视控制措施,无论是低浓度阿托品、角膜塑形镜、正确坐姿用眼习惯以及增加户外运动时长等,其实归根结底也都是为了让眼轴增长缓慢一些。

“一旦确认是真性近视,请家长接受孩子需要戴镜治疗的事实。门诊里经常会有家长一听孩子近视就无法接受,觉得会‘越戴越深’。但是眼轴加长跟身高一样无法再缩短,所以真性近视不戴眼镜会让影像一直无法落在视网膜上,反而会加快近视的进展。”

“这次疫情控制平稳后,明显感觉来门诊的孩子近视发生的比例增高。所以,户外运动的减少、电子产品的大量应用,对于孩子近视的发生跟度数的增长影响还是很大的。”冯婧说道。对于已经近视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可以明显减缓近视度数的增长和眼轴长度的增长;对于还没有近视的儿童,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也可以明显降低发生近视的风险。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违者必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