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因为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双眼处于生理性的远视状态,是天生的远视眼。
与近视状态相反,远视是指“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
当儿童远视度数较低且年龄较小时,眼睛可以通过额外调节增加屈光力,使得外界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远近视力。但长时间频繁过度使用调节,远视者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视疲劳症状。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眼睛调节能力下降,会出现远、近视力的同时下降。
远视眼按照屈光成分
分为屈光性远视和轴性远视。
屈光性远视
屈光性远视是由于眼球任意屈光面的弯曲度变扁平,或者由于屈光指数发生改变以及晶状体脱位或者无晶体,造成屈光力不足而形成的远视;
轴性远视
轴性远视则是因为眼轴过短而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后,造成远视。
远视又可以按照远视度数分
对于每个小朋友来说,都天生自带一笔“视力财富”——远视储备,它是预防近视的缓冲地带,帮助小朋友们对抗近视的发生。
但远视储备也不是越多越好的,
每个年龄段的儿童有一个参考值.
比如3岁左右的儿童应该有度左右的远视储备,到6-7岁(小学一年级左右)应该还有度~度的远视储备。
在合适的年龄保留一定的远视储备是非常重要的,当超过参考值的时候,就可能需要科学的方法对视力进行矫正。
低度远视的儿童如果不伴随斜视、弱视或其他视觉问题,以随访观察为主;但如果出现视力下降,并伴随双眼视功能障碍、弱视或斜视等,则需要及时地进行矫正。中高度远视的3~10岁儿童则必须进行屈光矫正,中高度远视的10岁以上儿童通常也需要屈光矫正。
对处于0~12岁视觉发育敏感时期特别是学龄前关键时期的儿童,如果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就能够有效的矫正远视,减少屈光性弱视和斜视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