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www.bdfzkyy.com/一方面,家长要充分尊重学校和教师身份与活动的专业性,相信其对教育教学科学合理性的把握;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不能过高估计家长参与学生教学活动的能力和精力,更不可以进行职责的转嫁。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家校矛盾俨然成为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围绕学生的教育,在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之间时常会出现各种冲突,有的孰是孰非很清楚,有的看起来则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总体看来,这些冲突大多源于思想观念的差异和关于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理解,以及家长权利意识整体觉醒过程中角色扮演的错位。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强化边界意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心齐力协。
最近,网上曝出江苏盐城一所中学进行教学改革时,采用了分6人小组围坐的方式。部分家长不认可这种做法,诉诸当地教育行*主管部门予以处理。在网络舆论风口的学校,以《告家长书》的方式征求意见建议和寻求支持理解,教学工作无疑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媒体描述的具体情况来看,家长的行为存在越界的问题,过于在意自身的经验和非专业认知,过于在乎自己的感觉和主观判断。其质疑或者说反对的原因竟然是:学生“看黑板不方便”“时间长了颈椎肯定有问题”“本来就近视,害怕会不会斜视”“更便于讲话”。还有说“幼儿园就这么坐”,言外之意是都中学生了,这不是开倒车吗?有支持的意见也表示“形式很好,但可以放在课后”。
站在家长的立场,这种担忧有其合理性。作为监护人,有责任让子女免受潜在的危害。当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身就是学校的基本培养要求。但对于专业性的教育教学活动而言,这种行为就属于有点小题大做。因为,进行自主管理和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是学校的教育法定权利,学校采用这种座位编排方式属于正常的教学活动。而且,这种改革实践并非试验性的新生事物,并且改变了传统课堂形式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原来秧田式排座,不便于开展小组讨论教学。
再联系到近期有关教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和教师踢家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