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观赏鱼的状态,为什么会随着我们的这些操作 [复制链接]

1#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比如养鱼老道、水质白浊,养鱼老道、观赏鱼黑斑、腐烂病等。

新买的观赏鱼本身无病,状态也很好,在排除了一切购买因素外,为什么到了我们的鱼缸内,状态会一步步降低呢?

主要问题会有哪些?

不太适应的水温和水质,这是第一个问题

水温有温差,或者不在观赏鱼的最佳适合温度内,观赏鱼的状态就会依次降低。

比如说观赏鱼之前生活的水温,在28度,进入我们的鱼缸后是20度,甚至更低,一时半会,观赏鱼适应不过来或者直接感冒了,状态就会下降。

再比如说,一些对于水质要求比较严格的观赏鱼,尤其是对于酸碱度有特殊要求的观赏鱼。

我们鱼缸的酸碱度严重偏离了,观赏鱼之前的适应值,它们的状态就会降低,严重的就会患病和死亡,特别是酸碱度突变。

另外水质的清澈度也是很多观赏鱼必须要求的,能见度差、杂质过多,有些观赏鱼也受不了,甚至会严重影响到观赏鱼的呼吸,包括了很多物理性杂质,水体硬度过大,都有影响。

生物性杂质过多,可能引起水体*素超标,观赏鱼的状态也会受到影响,甚至死亡。

水中杂质过多,牵扯到物理过滤的问题,生物性浑浊,牵扯到饲养密度和生化过滤,还有提前养水的问题。

高密度饲养的观赏鱼,基本上无状态

高密度饲养的观赏鱼,首先对于鱼缸水质就是一个考验和冲击。

再加上多鱼混养、高耗氧的观赏鱼、大密度饲养,对于水体溶氧量的争夺,乃至打斗、优势弱势的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观赏鱼的状态,更不必说交叉感染之类的了。

饲养的密度越高,观赏鱼的状态就会依次降低,体质弱的、个体大的观赏鱼,必定最先死亡。

各种环境的改变,包括了灯光、背景对于观赏鱼的压抑

虽然很多观赏鱼都喜欢比较明亮的环境,但不代表就要把观赏鱼置于强光下。

就像电影里审犯人那样,长期如此,观赏鱼就会抑郁或者压抑,甚至于接近疯呆。

那就不仅仅是因为它们不喜欢强光、斜视、掉眼的问题了,严重的就会目光呆滞、行动无力,或者直接挂掉。

包括了过急水流的冲击,环境突变、背景突变,也会导致某些观赏鱼害怕。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观赏鱼的状态发挥,导致状态急剧下降。

互动就是胆量的锻炼、情绪的稳定,食物就是诱饵

去除掉了水质、水温、混养和惊吓,剩下来的就是一个食物的引诱,以及观赏鱼的互动和兴奋度。

只有能和主人形成有效互动的观赏鱼,才会达到真正状态上的不压抑。

只有让观赏鱼较为兴奋地主动抢食,甚至在主人的手中抢食,观赏鱼的状态才能算是达到最佳。

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以及精心地为观赏鱼准备它们最喜欢吃的食物,还有就是掌握手里的那把投喂量。

惊恐、害怕、拒食,见到主人就跑,这样的观赏鱼,状态一定会大打折扣。

所以说,自己观赏鱼的状态到底能打几分?

假设之前的体质毫无问题,其实真正考量的,或者说应该怪罪的,根本不是鱼,而是主人所能提供的条件和饲养手法能打几分?

各项条件少一样、观赏鱼的状态就少一个层次,仅此而已吧。

那么,为什么我们饲养的观赏鱼,状态不好呢?

还是先问问自己提供给它们的条件,到底能打几分吧!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