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欧体间架结构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中宫右上内 [复制链接]

1#
万世法程,楷书极则,翰墨之冠,这些都是欧体的独有称誉。欧阳询把楷书写到了至善至美,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意义的人物。他继承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笔意与气息,融合了六朝与魏碑笔法结构形式,吸取诸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欹侧之中带有险峻稳健,严谨之中又工整疏朗。研究欧体结构的书学著作汗牛充栋不可胜数,如欧阳询36法、李淳84法、黄自元92法、田英章28法等等。综合归纳这些结构法,其精华可以可融合表述成三个定律。这三个定律总结了欧体字的偏房部首书写(宽窄、大小、高低、向背、呼应、穿插等)和点划书写(长短、粗细、轻重、疏密、方圆、斜正、曲直等)的基本搭配排列要遵从的平衡、对称、协调等形式原则。遵从这三个定律,可以纲举目张,做到在静态的间架结构中写出具有生命力的动态之美。欧体第一定律:中宫右上,右下支撑欧体存在横向和竖向两个中宫。竖向中宫一般垂直,居于字的中线。但由于欧体的横多是右上抗肩,这个斜视原理导致欧体横向中宫也呈右上斜式、右上抗肩。这样的中宫结构若要稳定,必须在右下角寻求支撑。因此,处在欧体字右下角的笔画,一般都下坠出去,像腿一样支撑住整个字,使其不倒。欧体第二定律:中宫收紧,四肢伸展收缩和伸展是对立统一。中宫收紧就是将所有的笔画向中心集中靠拢,位于中宫的部分写紧写密,以便为作为主笔的横向、斜向笔画腾出伸展空间,形成直立高耸、修长挺拔的态势。欧体第三定律:左收右放,镜像对称为了适应视觉上的均衡感,欧体字左右背势,收放得势,左边相对短小、瘦硬、收敛,右边较为粗重、洒脱、奔放。许多笔画以横向中线或竖向中线呈镜像对称。本文由砚田书院学习笔记原创,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