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长春哪家医院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xcxbdf/过去这将近10年间,OPPO和vivo的名字总是被同时提起——无论是以往「蓝绿国际大厂」的戏称,还是近两年寡头竞争市场上常说的「华米OV」四大品牌;甚至挨「高价低配」的骂都是一起挨的,而且一挨就是好多年。
这事儿赖不着大家。一直以来OV的市场行为都很相似,每年的销量也大差不差;两家的线下店铺跟麦当劳肯德基一样永远开在一起,店门口的公仔还老打架。这些现象的背后,又是他们师出同门的「兄弟」出身。
长此以往,人们早就下意识认为OV是同一级别的厂商,从市场层面,到技术和产品力层面,都是如此。如今小米上了市,红米闹独立;华为更是异军突起,全年吃掉国内38.5%的市场份额,比OV加起来都多。
这节骨眼上发布的FindX2Pro和NEX3S,一个标榜「探索」、另一个标榜「未来」,是OV的旗舰机型。它们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OV两兄弟选择的道路。
产品形态外观设计
这两个手机一打眼看过去真挺像一对「兄弟」的:大面上,三围和重量都很相似,拿捏起来差不多;细节上,顶部听筒开孔的设计、底部开孔和卡槽的排布,看起来也差不多。还有,就是它们都选择了使用曲面屏。
5G时代的换机潮已经到了,新的产品形态所需的技术还不成熟;为了外观设计上的差异化,去年开始就有厂商陆陆续续拿起几年前昙花一现过的曲面屏。当然,说是为了差异化,今年大厂们的旗舰布局好了之后,你会发现它们又「差异」到一起去了。
曲面屏
FindX2Pro和NEX3S的曲面屏并不是完全一样。后者的曲率要更高一些,加上升降前摄把正面的开孔藏起来之后,「全面屏暗示」效果比Find更强。NEX系列从第一代开始就在全面屏的视觉效果上领先对手,这一点在NEX3S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延续。把它和四边等宽刘海屏的iPhone11ProMax摆在一起,屏占比上的差距还是很直观的。
但是好看归好看,曲面屏也对手机作为工具的实用性造成了负面影响。手机屏幕集交互和显示于一体,而中框本来是用于握持的。屏幕延伸过来的面积越大,你就越可能在正常握持的过程中误触屏幕。
这些天晚上我用「直角瀑布屏」的NEX躺在床上看B站,手机动不动就自动鬼畜发起了弹幕。躺床上举着手机本来就是高难度反重力动作,为了不误触,我就只好不停谨慎调整握持姿势……AndGuessWhat?(自拍)
刚才说到屏幕是集交互和显示一体,大曲面的屏在横向显示照片和视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压缩」顶部和底部空间的问题,造成观看时的画面扭曲;或者在拍照时,影响相机取景。
虽然很多厂商都表示,如果影响使用,可以在设置里限制曲面显示区域,但我认为这根本就是徒增麻烦,还徒增「自拍」风险。而如果厂商继续为了差异化和屏占比,让屏幕延伸到中框的面积越来越大,类似的问题就会更加明显——除非好好做软件适配。
除了这些,还有老生常谈的OLED面板斜视会变色的问题。早年间三星GalaxyS8就因为大曲面导致的左右「色差」问题挨了骂。三星当时紧急做了一版固件升级,把曲边的色差反向补偿回去,但用户仍然不满意。于是从S9开始,曲面越来越小,到S20几乎已经是「2.5D玻璃」了。
厂家辛辛苦苦做完了校色,却因为曲面而导致均一性的丧失,这也许是三星最终舍弃大曲面的原因之一。
屏幕
抛开曲面,我们来看看Find和NEX这两块屏幕本身的表现。
两款手机都拥有3种色彩模式可选,FindX2Pro的色彩经过校准,色准表现领先于NEX3S。后者真正能用的其实只有两个模式,因为「艳丽模式」实际上是这块面板所能达到的最大色域覆盖,和任何一个现行标准色彩空间都对不上号。
我们使用「检测分辨率」App来测试两台手机的色彩管理。Find在sRGB色彩空间的「柔和模式」下支持完善的自动色彩管理,能正确显示广色域内容;但P3色彩空间的两个模式能正确识别sRGB标准色域内容,却在显示的时候给拉伸到了广色域,所以只支持「不完善的色彩管理」。
而NEX在「普通模式」下会将广色域内容强行压缩至sRGB色彩空间,欠饱和;我们随后又切换到P3色彩空间的「标准模式」和最鲜艳的「艳丽模式」,发现sRGB标准色域的内容被拉伸,过饱和。
只有在支持自动色彩管理的前提下,广色域屏幕才能尽可能准确地显示多媒体内容。vivo则表示色彩管理不是没做,而是兼容性上出了问题,随后会更新解决。
其实,NEX3S的屏幕在规格上和前作NEX3并没有区别。在我们的实验室中,这两块屏幕的客观测试数据非常接近;除此之外,它们的尺寸、分辨率都相同,还有相同的62Hz刷新率——至于为什么是62而不是60,vivo的说法是为了「保证品控」。NEX3S这块屏幕在像素密度上比2K的FindX2Pro低了不少,日常使用时有一定的「果粒感」。
而更直观的差异,在于刷新率。NEX3S这块屏和FindX2ProHz的高刷屏放在一起,只是随手滑滑桌面就能体会到「代际落差」。而如果你已经是高刷屏机型的用户,在习惯了高帧率和高触控检测率所带来的平顺爽滑的跟手感之后,总会觉得NEX这块60Hz的屏幕有更明显的触控延迟。
但并不是说有了高刷就一好百好,我在日常使用中也发现Find这块屏有一些体验上的遗憾。
第一个是官方称为「实时HDR效果增强」的O1画质增强引擎从实际观感来看,更像是在为视频内容硬拉饱和度与对比度,有时甚至会造成画面色彩失真;第二个是搭载独立色温传感器所实现的「环境色自适应」功能并不像iPhone的TrueTone那样静默、无感。它的确能让我在使用过程中放弃护眼模式,但因为屏下指纹的存在,这个功能不能覆盖锁屏界面,所以并没做到全局。
每次解锁之后屏幕都会「蹦」的一下突然把色温调暖,这种感觉就很出戏了。
不过考虑到NEX3S并不具备这两项功能,还在色彩、刷新率和分辨率上落后于Find,因此我仍然认为FindX2Pro这块屏幕的体验领先于NEX3S。
扬声器
两兄弟的顶部听筒虽然开了差不多的孔,但Find是扬声器,NEX真的就是个听筒。
近几年,手机外放从单纯的比拼喇叭响度,逐渐转向频谱越发均衡的立体声,应该说是越来越「精致」了。今年已经发布的旗舰机差不多都搭载了双扬声器,去年没做的OPPO和小米今年也都做了。
更有甚者(iPhone)上一代开始就利用立体声扬声器搭配头部相关传递函数,来营造更逼真的虚拟环绕声场,以至于我用iPhone吃鸡的时候几乎不戴耳机;当然因为降亮度和掉帧等等问题,最后还是换到了黑鲨。
相机
光学防抖是去年乃至更早的旗舰机就标配的功能,但这次NEX3S无论长焦还是主摄广角,都没有搭载。NEX的后摄模组和前摄升降结构挨得很近,后摄上的妥协大概率也是为全面屏所权衡取舍的产物了。
OIS夜拍
越是长焦越需要防抖,我在用NEX等效52mm的「两倍镜」构图的时候,已经能明显感受到手抖引起的取景器抖动;而Find支持光学防抖的5倍「潜望镜」用起来都要更稳一点。
另外,不支持光学防抖对成像质量也会产生影响,尤其是在暗光环境。我们这次的样张对比请出iPhone作为参考线。NEX和Find在高光压制上都要好于iPhone,但支持光学防抖的Find和iPhone能在暗部细节还原上明显好过NEX。
除了动态范围,NEX还在夜拍的解析力上明显落后于Find和iPhone,枝叶和树干的细节都有更重的涂抹痕迹。
现在手机面对夜拍和大光比环境,都会通过多帧堆栈算法来获得更明亮、动态范围更大的照片。我们始终认为,计算摄影对于机身体积寸土寸金的手机而言是正确方向;但即便多帧堆栈也是短曝光和长曝光结合的产物。高光压制只需要短曝光,NEX就可以做得很好;但不支持光学防抖的它难以做到长曝光,自然就拍不到那些长曝光才能获得的暗部细节。
那如果是不存在高光部分的「极暗」环境呢?
iPhone把极暗拍成了傍晚;Find拍出了足够的细节,但有一定的失色情况出现;至于NEX,我们就说它是拍到了「夜的本色」吧。我们又手动打开了NEX的超级夜景模式,但受制于光学防抖的缺失,成片画质仍然不及Find和iPhone。
因为硬件规格上的差距,Find在夜拍中表现要比NEX好。而极暗环境中Find的拍摄体验也是三者中最好的,它的取景器画面明亮,而且也足够流畅;NEX只能靠「盲狙」;而iPhone虽然够亮,但掉帧很严重,同样会造成取景困难。
解析力变焦
当然用户绝大多数照片都是白天拍的,只是夜拍好,并不能得出Find胜出的结论。白天默认直出的解析力,三台手机几乎没有差距,16MP的NEX并没有做到比两台12MP更强。
变焦能力,我们从2倍拉到5倍一组一组比。iPhone的2倍解析力最强,NEX其次,Find的2倍是靠主摄裁切得到的,所以细节表现不佳,锐化痕迹也最重。
NEX和iPhone不具备超过2倍的光变能力,所以3倍画面是用裁切得来。而Find突然变戏法一样拿出了很清晰的画面。「潜望镜」是5倍的,这些细节从哪P出来的?
仔细观察画面,我们发现Find3倍的照片只有画面中心一小部分是更清晰的,四周边缘解析力仍然和主摄裁切无异。随后我们用对焦转盘进行无级变焦测试,发现变到2.8倍以上之后,机身上发出了激活镜组马达的很轻的「咔哒」声。这时虽然取景器仍然提供主摄裁切的模糊画面,拍出的画面却已经有了明显更多的细节。
而随着倍数增加到4倍,更清晰的部分占据整个画面的比例也在扩大;最终到5倍,铺满整个画面。
所以细节并不是P出来的,而是Find从2.8倍开始激活了5倍「潜望镜」,并且把它拍到的画面合成在成片的画面中心,而5倍视野覆盖不到的画面边缘,就用主摄裁切得到的画面铺底。这样多摄协同的拍摄,对合成算法的精准度、不同摄像头之间白平衡与色彩的校准来说都有不小难度;而它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焦倍数太高所导致的低倍变焦画质差的问题。
类似的思路也被苹果「反向」用在了iPhone上,当你按下快门的时候,取景所用的摄像头会和焦距广一级的摄像头同时成像,这样在后期的时候就可以获得一部分最初取景时没有包含的画面,拓展了创作空间。
色彩
色彩的倾向上,即便被很多人认为最贴近真实的iPhone也在7代引入广色域相机和XS引入SmartHDR的时候悄悄提升了画面饱和度;所以年见到Find这样淡雅真实的色彩,我已经不太习惯了。NEX拍到的...应该叫「APEX蓝」,我作为一个北京人,几乎从没在北京见过。
拍照片,为的是记录生活、表达情感。而当你需要渲染的氛围刚好能和「高饱和度」对上号的时候,NEX拍出的照片就是最讨喜的:比如拍晚霞。
或者吃饭前验毒、跟朋友分享的时候,这样的色彩倾向也能让观者看起来更有食欲。
人像
手机拍照还有一个常用场景就是拍人,我们选择了背景和人物动作都比较复杂的方法来测试人像模式。三者当中Find抠像破绽最小,需要放大才能看到头发和手部边缘前景和背景交融的情况;NEX和iPhone基本不需要放大就能看出来。
面色上,即便戴了口罩也能看出iPhone在把我往老里拍,而Find和NEX都符合亚洲人偏白皙红润的审美倾向。所以我三年多来几乎不用iPhone给女朋友拍照,才活到了今天。
总的来看,OPPOFindX2Pro凭借变焦、人像、大光比和夜拍环节的优势,在相机表现上领先于vivoNEX3S。而随着前两年出现的大底Multi-Bayer、潜望变焦、多帧堆栈乃至多摄协同等等技术越发成熟,今年的旗舰普遍在相机方面进步不小。这样一来,NEX为了全面屏而在相机上所做的取舍,就显得代价略高了。
ColorOS
FuntouchOS
ColorOS和FuntouchOS也算是一对老兄弟了,当年它俩可是比着赛地像苹果;这也让我非常好奇兄弟俩如今的样子。
设计
对于UI,我们关心的无外乎「设计」和「功能」;而两者之间往往是相辅相成的。UI就像一局游戏,设计者制定游戏规则。当游戏里所有的角色都遵循规则时,界面就会很统一、很好看,用户所需的各项功能也就会更有条理性、更好找。这个游戏规则,就叫「设计语言」。
设计一个UI和设计工业产品差不多,设计语言总要从一个基础的元素开始。比如ColorOS就是以圆角矩形作为核心元素,你会看到它的图标、按钮、卡片等等都是由圆角矩形拉伸、展开得来的,所以在形状上,ColorOS就提供了统一化的观感。
ColorOS系统各处的排版与配色也相当统一。它通过更大的界面元素和界面中更宽的文字行距来营造空间感;而系统中的图标和按钮由高明度、低饱和度的色彩填充,并且尽可能用扁平化的线条来代替拟物化的图标,来营造轻快感。大留白和扁平化,也是近些年行业内流行的方向。
ColorOS同样具备统一化的基础操作逻辑。比方说,内置App中,用作同级功能之间切换的选项卡会出现在顶端标题栏下方;App的偏好设置菜单会出现在界面的右上角。即便是「游戏空间」这种界面浮夸的App,同样维持以圆角矩形为核心元素的界面设计,并且遵循ColorOS的基础操作逻辑。
在动效方面,ColorOS也始终遵守「从哪来、回哪去」的规则,并且在fps的界面下很少掉帧,全面屏手势也适配了fps。
统一的形状、排版、配色和操作逻辑,让现在的ColorOS很有视觉辨识度。自从上一代的ColorOS6拿出了眼下这套设计语言之后,骂ColorOS抄袭苹果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
那么不具备统一设计语言的UI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样子的。
首先它没有一个全局统一的设计元素:图标和按钮一会儿是圆的,一会儿是圆角矩形的,总之就是不统一。内置App的操作逻辑也不统一:有些用底部导航栏,有些用顶部选项卡,选项卡还不能左右滑动。Funtouch甚至会把不同层级的功能放在同一个导航栏中,比如「联系人」App的操作就让人非常混乱。
再有就是随处可见的错乱系统动效,比如在任何App中按下返回键回桌面;比如从后台列表回到桌面;再比如从负一屏的任何一个功能中返回负一屏。动效还会时常掉帧,做不到全局60fps。
Funtouch甚至在设置中给出了一整屏的「动态效果」选项,从亮灭屏到进退App的动效一应俱全。但如果设计者都犯了选择恐惧,普通用户又如何能从专业的角度做出最科学的选择呢?
除此之外,Funtouch的排版看起来也比较「拧巴」。系统中文字的行距时常很紧,界面元素的排布也时常很拥挤。但一部分界面元素松快的场景中,界面里的文字也还是挤在一起。这就丧失了「留白」营造空间感的意义。在一些设置菜单里,这种一大堆字儿挤在一起的感觉甚至让我看到了Windows7的影子。
眼下市场上,MIUI和ColorOS的设计语言都越来越统一、完善,并且具备自己的类型化风格。FuntouchOS急需一次ColorOS式的「重新设计」,才能赶上这趟车。
功能
功能性方面,ColorOS和FuntouchOS都遵循「万基米」定律,秉承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全」的原则,把那些你天天用的和一年只用一次的功能都整合进去了。语音助手、全功能NFC、大爆炸识屏、智能寻车、基于快应用的「小游戏中心」……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不给你的。
这两个系统还贴心地设计了覆盖第三方应用的「暗色模式」,考虑到很多国内三方App并没有跟随Android10进行主动适配,还是很有用的。不过ColorOS的黑底是#的纯黑,底色会和界面中纯白的文字以及鲜艳的图片形成很高的对比度。
Google在MaterialDesign暗色模式设计规范中提出过「不要使用纯黑」,原因就是这种高对比度很容易引起视觉疲劳。所以在夜间使用FindX2Pro的时候,我更建议打开护眼模式。而NEX3S的暗色模式使用了深灰色的背景色,看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功能和MIUI一样多,广告呢?我让两台手机在联网并允许所有通知的状态下待机了24小时,发现两台手机都只推送了一条广告通知。但不要天真地以为ColorOS和FuntouchOS就没什么广告了:打开系统内置的App,什么抽现金啦,领红包啦,打白条啦,哎,有内味儿了吧。
推送通知是最容易屏蔽的,而这些应用内的广告位几乎不可能被你解决掉。如果说MIUI做广告是为了维持较低的售价和让财报更好看,那花六七千买一台OV的旗舰机还要看广告,就有些让人难受了。
配置
两台手机都搭载骁龙SoC,其中NEX3S还搭载了UFS3.1闪存,这项规格也会像高刷屏一样迅速普及在随后发布的旗舰机当中。的性能表现我们都很熟悉了,室温27℃的吃鸡,全程保持60fps没有压力。
两台手机的发热表现也比较接近,SoC附近的热区能达到42℃上下,但NEX3S机身其他位置的温度要低一些,背面平均温度更是低于标准体温,这可能和FindX2Pro背部人造革材质比较能「憋热」有关,陶瓷背板的版本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测试结果。
虽然无线充电很香,也的确是现阶段解决「续航焦虑」最好的办法,近年来在旗舰机市场也越发普及,但这两兄弟仍然不支持无线充电。有线充电方面,两台手机采用的都是自家的独占协议,Find采用双电芯电池和65W的SuperVOOC2.0闪充;而NEX并没有吃上自家次旗舰iQOO55W的新方案,仍然是去年发布的44W双电荷泵方案;所以虽然电池容量接近,充电速度上要比Find慢了二十多分钟。
另外FindX2Pro承诺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而NEX3S没有承诺防水等级,这大概率也和前摄升降结构对机身密封性造成的影响有关。
总结
曾经的「高价低配两兄弟」,如今的旗舰新品都聚焦在产品力上的探索,兄弟一场没白当;不过两兄弟探索的方向并不相同。
FindX2Pro的探索更贴近市场趋势和实用需求,这从OPPO近几年在技术研发上的布局也能略见一二:潜望式长焦摄像头和高刷新率屏幕的普及,OPPO一直打头阵。这次的FindX2Pro除了无线充电一个缺憾之外,该上的都上了。
这种注重实用的探索同样是妥协和取舍的艺术,比如挖孔前摄破坏了完整的全面屏,但保留了完整的双扬声器。
而NEX3S的探索更多围绕APEX概念机和NEX一代定下的基调:围绕全面屏,探索未来的产品形态。vivo是市场上最早引入升降机械结构、屏下指纹和无开孔圆角矩形屏的厂商,而NEX3S激进的直角瀑布屏进一步完善了这个形态。
如果说vivo赌全面屏是未来,那么NEX3S就是一次加注。
而NEX一代所做的取舍,同样也在影响着NEX3S:比如当年vivo为了真全面屏,在外放和相机的产品力上做出了牺牲;如今的结果也是相似的。
是「功能导向」还是「设计导向」,要为了实用而牺牲美观,或者反之——OV两兄弟就像镜前和镜中的自己,而他们都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那条道路。
今年的市场环境很可怕,大家都为5G换机潮憋足了新技术新卖点,却不曾想赶上疫情,开年用户的购买热情一下子被砍没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所以可想而知,疫情结束后战况会特别激烈。毒圈越缩越小,谁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区」。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七八年前,也有一对定位相似、位居同级相爱相杀的兄弟厂商——我非常不希望那段历史在日后的OV身上重演。还是那句话,一家独大对谁都没好处,大厂之间保持一种相互制约的微妙平衡,我们才能用到更多出彩、牛逼的产品。
撰文/子章
编辑/恺伦
责任编辑/恺伦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爱否科技原创内容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