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与这种情况,最大的可能性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验光存在误差,因为验光师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验光方法多样,比如在普通眼镜店,很少使用散瞳验光,医院一般会使用散瞳验光。正常验光时,必须使用散瞳或者是雾视。让眼睛内部睫状肌尽可能地放松,只有睫状肌放松了,验光结果才能够尽可能精确。尤其是在使用雾视验光中,对验光师的技术要求较高。验光结果误差和被检者当时的状态有一定关系。情绪是否稳定?是不是处于眼疲劳状态下进行的验光?这都会影响到验光结果。尤其是存在散光时,验光师的给镜手法会直接影响戴镜后的舒适度;
正规验光是保证眼镜验配准确的前提
2.框架眼镜选择不合理,框架眼镜被过度商业化,“带上只要好看就行”的观点放大了美观作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合理作用。过大过小的眼镜让镜片的光学区不能和眼镜本身需要的视野区相匹配;
眼镜的作用是矫正视力
3.框架眼镜加工问题,虽然现在的框架眼镜加工大部分都是应用了自动磨边机等仪器完成,但机器依然是有人控制的。镜片加工参数设置错误会直接导致,眼镜与患者眼睛实际不符,正常眼睛光学系统被破坏;
眼镜的加工依赖于先进的设备和技术
4.不排除存在视功能的问题,眼睛中存在很多“零件”,它们的协调机制保证你的眼睛在看远或者看近时都能看清。但这个机制一旦出现问题,不仅会存在你说的问题,而且很可能也会存在其他问题,比如斜视隐斜视。
定期视功能检查能够及时发现视功能问题
解决的方法:
1.可以去眼镜验配机构重新复查,确定眼镜验配过程是否存在问题;
2.更换验配单位重新检查,排除因验配师技术问题产生的此类现象;
3.纠正可能存在的不正确戴镜习惯,比如眼镜距离眼部太远;
4.在排除以上问题的前提下,开始视功能的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因视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的这类现象。
欢迎评论,更多问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