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王斌实习生李杭
时下,正在全国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有这样一个片段:主角刘启通过盗用爷爷的ID卡,轻而易举地开走了爷爷的运载车。这在智能身份识别领域专家张术华看来并不强:“这种只认卡不认人的身份识别方式出现在年,弱爆了。”
事实上,包括人脸识别在内的智能身份识别技术已在今天的市场上得到了一定应用。日前,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实地走访了湖南安防市场、众智君赢科技有限公司、万科里金域国际小区、天城泰祥苑小区等地。在一些小区记者看到,很多业主在进入自家小区时直接将自己的脸对准智能识别机器就能打开小区门禁。而湖南安防市场专家叶志红则表示,刷脸(生物特征识别)+刷卡(证件),才是确保智能身份识别水平的有效举措。智能身份识别系统正在让长沙人的“住”“行”“学”“办公”更安全。
门禁系统多重识别靠照片难以蒙混过关
在众智君赢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示范了智能身份识别系统的操作,记者注意到无论工作人员是否摘下眼镜、改变刘海,还是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进行测试,系统都能够对人脸进行精准的智能识别,快速地打开门锁。而在已装载人脸识别系统但尚未正式启用的天城泰祥苑小区,“脸家”门禁系统提示了可能导致刷脸不成功的七八条原因,包括面部高光、刘海遮眉、闭眼、眼镜片反光、戴帽子、围巾遮挡、眼睛下视或斜视等。
记者拿了一张人脸彩色照片交给众智君赢工作人员使用,智能身份识别系统迅速识别并拒绝其通过。而市场上别的一些门禁系统曾被人脸照片蒙混过关。据工作人员李必富介绍,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去伪存真”,就是因为该公司的门禁系统使用了较为高级的算法。同时,该门禁系统具有“双目”甚至“多目”:既有红外摄像头,又有可见光摄像头,还有雷达感应,能做到生物特征识别,以确定前来刷脸的是不是“活体”、有没有可疑之处,外来者很难蒙混过关。
另外,李必富告诉记者:“现在一般的小区门禁系统的显示屏和补光灯都是24小时常亮的,耗电不说,到夏季就会发热严重,可能导致机器损坏;一些门禁系统有红外感应,但往往一到40摄氏度就不工作了。而我们的系统有雷达感应,人来了显示屏和补光灯才会亮,可靠性、耐久性更高。”
智能门禁+安防:老人两天不出门,系统便可发出警示
张术华介绍,智能门禁可以应用到智能安防建设。比如一个独居老人接连两三天没有出门买菜或者外出散步,智能门禁系统便会发出警示,此后物业工作人员、保安或者小区自治组织便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