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www.xxzywj.com/m/走进墨绿色调的展厅,在长廊尽头的玻璃门上,悬挂着潘玉良著名的《自画像》。一张颇长的面颊,略显松弛的皮肤,画中的潘玉良目光斜视,满脸不屑,姿态高傲。
12月11日,“玉汝于成——潘玉良艺术人生”展览(以下简称“玉汝于成”展览)在成都博物馆(以下简称成博)开展,展出来自安徽博物院的近百件/套潘玉良作品及相关文献、实物等。“玉汝于成”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意指苦难和挫折会锻炼你,直至使你成功。策展人肖飞舸说,所有努力都是不会白白付出的,逆境能使一个人获得真正的成功,“这是潘玉良一生的写照。”据悉,展览将持续至年3月。
出走的娜拉
20世纪初的“她力量”
“她是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批自我觉醒的女性。”肖飞舸说。作为中国西洋画第一流女画家,潘玉良主题绘画展览在全国曾数次举办。肖飞舸说,这次陈展打破从艺术史内部分析艺术的策展思路,以“女性的自我实现”作为展览切入点,展示以潘玉良为典型代表的中国新女性,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社会与文化变革中的觉醒。
20世纪初的中国,在新旧交替和中西碰撞之中,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与此同时,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出走的娜拉”们在各个领域发声,在当时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随着世界美术思潮在中国传播,梁启超、蔡元培、刘海粟开始倡导以“美育”提高国民素质。在艺术领域,出现潘玉良、方君璧、关紫兰、蔡威廉、孙多慈等“新女性艺术家”。
年,中国第一所现代美术专科学院——上海美专破天荒地招收第一批女学生,潘玉良成为首批十二名女学生中的一员。
当时,能够进学校读书、学习艺术的女性,多来自书香门第或富裕家庭,出身寒微的潘玉良得此机会,格外地勤奋努力。
上海美专以开明著称,曾因使用人体模特引起巨大风波,校长刘海粟带领师生顶住巨大的社会压力,依然坚持这样的艺术实践。即使办学环境如此开放,也因好事者翻出潘玉良的出身将她劝退。她只得考取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在毫无语言准备的情况下奔赴法国。
到达法国后,潘玉良几度转学,从里昂大学艺术科到巴黎国立美术专科学校,再到意大利皇家美术学院,只为“平面立体兼攻,绘画雕塑并举”。外语功底不佳的女留学生,能做出如此大胆举动,体现了她性格里的“蛮性”,那种必要掌握自己命运的毅力和决心。
由于成绩优异,她获得意大利教育部奖励的津贴,作品参加意大利国家展览会,成为第一个获此荣誉的中国女画家。
学成归国后,她被上海美专、中央大学聘为教授,成为中国第一位高等美术院校的西画系女性领导,并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这也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女性油画家的个展。同盟会的四位元老蔡元培、张继、易培基、柏文蔚等联名发表启事,向世人推荐潘玉良。年,潘玉良在南京举办画展,陈独秀更送来题词高度赞扬她的“新白描”。
自我表达
绘画中的女性主义
美术评论家贾方舟曾评价,潘玉良是中国女性艺术家中最早将视角转向自身,最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