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http://www.xxzywj.com/m/ 孩子出现“歪脖儿”
家长一定要注意
“歪脖儿”
是小儿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
忽视儿童早期“歪脖儿”
就得动刀动剪来治疗
儿童先天性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儿”,是小儿骨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家长们常因宝宝头向一侧歪前来就诊,骨科医生会根据判断斜颈的类型,指导家长进行相应的干预和治疗。
临床表现
以斜颈就诊的门诊病人中,肌性斜颈类型最多见,临床上表现为婴儿出生半月左右,一侧颈部出现枣大小肿块,之后肿块逐渐变硬,不活动,呈梭形,无疼痛。
此期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包括:手法牵伸、肿块的吸收、增加颈部肌肉力量、增加关节活动度和防止继发问题的出现。不同类型的斜颈,康复治疗内容是不一样的,在孩子3月龄之前,医院接受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而康复治疗后出现手术难度加大等情况的患儿,多是早期治疗时手法不当所造成的,因此,康复治疗应去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如果错过了前期的康复治疗,半年左右,肿块逐渐消退,但胸锁乳突肌纤维性挛缩、变短,呈条索状,牵拉头部偏向患侧,下颌转向健侧。随生长发育,双侧面部不对称,健侧饱满,患侧变小,双眼不在一个水平线,严重者可以继发颈椎侧凸畸形。
当家长发现宝宝颈部有硬肿块时,很可能说明宝宝出现了肌性斜颈,医院做B超即可确诊。即便半年后肿块萎缩硬化了,B超也可查出两侧颈肌的厚度、长度以及血流情况,从而诊断该种疾病。
治疗方法
早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显著,有半数以上可以保守治愈,免除手术。晚期斜颈可以手术矫正,但合并的其他组织异常(如面部不对称畸形、颈椎侧凸)则难以恢复正常。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有两种治疗方法:
01手法矫正治疗
新生儿确诊为肌性斜颈后,每天采用手法被动牵拉,适度向健侧牵拉头部,手法要轻柔,每天要多次进行,每次10-15下。睡眠时应用沙枕固定。随着患儿生长,手法扳正力度增加,枕部旋向健侧,下颌向患侧,每日数次扳正,坚持不懈,效果显著。
02手术疗法
适合2岁左右的患儿,一般采用锁骨近端上一横指处,做横切口。对1—4岁患儿,病情轻者,仅切断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头和胸骨头,术后应用矫形颈托保持与略过矫正位,并经常把患儿下颌向患侧,枕部向健侧旋转。对4岁以上斜颈严重者,可行上、下两端胸锁乳突肌切断松解术。目前手术一般采用皮内缝合法,伤口横形、长约2厘米,与颈部本身的横纹皱褶不易区分,疤痕基本看不出。
专家提醒
医院专家提醒各位家长,除以上肌性斜颈类型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因的斜颈,需要进行专业鉴别诊断:
1.骨性斜颈颈椎异常。如寰枢椎半脱位、半椎体等,胸锁乳突肌不挛缩,X线检查可确诊。
2.颈部炎症。有淋巴结肿大,局部压痛及全身症状,胸锁乳突肌无挛缩。化验血常规能发现白细胞升高。
3.眼肌异常。由于眼球外肌的肌力不平衡,引起斜视患儿以颈部偏斜来协调视物。通过眼科的仪器可查出眼肌的异常。
4.姿势性斜颈。多为患儿出生后总是在同一侧喂奶、护理等,出现孩子习惯性头颈偏向一侧,即俗语说的“睡偏头了”。B超检查结果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在1岁前的治疗同肌性斜颈,如按摩、扳正,应用定型枕。1岁后可以通过支具矫形。
无论哪种斜颈种类,家长及时发现,应及时带孩子医院就诊!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