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奶奶,我要看动画片,2位奶奶不同做法 [复制链接]

1#

小海豚奶爸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提到“隔代育儿”,总有几家会犯愁。年轻父母抱怨老人育儿不科学,老人埋怨年轻父母带娃没经验。“他们根本不会带孩子!”这句话像一个球,被两代人踢来踢去。但是,无论老人带孩子的经验怎样,儿女应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毕竟,老人带孩子并不是“分内”的事情。而且,很多老人的育儿观也在进步,带起孩子来很厉害。就拿孩子看动画片来说,家长会存在3种观点:能看、不能看、适当的看。但是随着孩子越来越大,无论家长抱有什么态度,想阻止孩子观看动画片,似乎变得不可能了。那么,一些家长就会出现两种态度:适当允许和无奈纵容。而一些长辈对这件事的做法,很值得称赞。2位老人第1位老人:适当允许有一天,奶奶做好了饭菜,3岁的孙子林林玩了一会玩具后,冲奶奶喊道:“奶奶,我要看小猪佩奇。”奶奶估摸着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大概在5分钟,同意了孩子观看。但是,奶奶告诉林林,只能看一集,看完后要去吃饭。接下来的时间,奶奶便陪着林林一起看动画片。在看的时候,奶奶好奇的问林林:“佩奇正在做什么呢?”林林兴奋地告诉奶奶:“佩奇要给妈妈过生日,有蛋糕……”在一集结束后,奶奶便告诉林林要吃饭了。林林虽有些不舍,但在长期形成的习惯下,便跟着奶奶去吃饭了。在吃饭的过程中,奶奶告诉林林:吃完饭后,他们要带着小猪佩奇玩具,到屋外散散步。在奶奶的鼓励下,林林很乐意带着小佩奇去“消化食物”。来到屋外,林林看见其他小朋友,便高兴的凑过去,一起玩了起来……在平日里,奶奶一般不会强烈阻止孩子看动画片,但是会盘算着时间。孩子每天看动画片的时间大概在30分钟左右,偶尔会延长一个多小时。同时,奶奶会多样化地选择内容:动画片、儿歌、故事、识字等内容。林林上小学后,没有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沉迷于动画片。虽然也喜欢看,但林林的生活习惯很规律。相比较动画片,林林更喜欢和小朋友玩互动类的游戏。第2位老人:无奈纵容这一天,琪琪对奶奶说:“奶奶,我想看动画片。”奶奶扭头给孩子打开了电视,调到儿童频道,然后又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过了一会,邻居带着孩子找琪琪玩。因为他经常来琪琪家,很熟悉。进屋之后便拿起玩具玩了起来。琪琪则坐在电视机旁,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动画片。这时,奶奶对琪琪说:和小朋友玩一会,一直看电视眼睛会被看“坏”。琪琪看了一眼邻居的孩子,又扭回头继续看着动画片。奶奶告诉邻居:“没办法,随他便吧。现在这孩子很难管,你不给他看,他就一直哭个不停……”当琪琪上了小学后,奶奶逐渐意识到问题。琪琪每次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先打开电视。当晚饭做好后,琪琪要么一直看动画片,要么边看边吃饭。如果家人阻止孩子看电视,琪琪就会大发脾气。在周末的时候,琪琪的生活更是以看电视为主了,不会主动写作业、很少和小朋友在一起玩。再后来,学校进行了一次体检,琪琪的视力增加到4.9,还伴有斜视。这不得不引起奶奶的重视……对于两位老人对待孩子看动画片的态度,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下面,我们再把问题拉回来:孩子到底能不能看动画片,或者说孩子能不能看电视?孩子看动画片的2个观点:不能看、能看1)不能看保持这种观点的家长有很多,这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甩给“动画片”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孩子看电视会伤害孩子身体、影响发育、孩子容易沉溺于“动画片”中。而孩子沉溺于动画片,甚至会延缓大脑的发育。为什么呢?这部分家长认为,孩子的智力发育取决于3岁以前,而他们这个时候正是模仿力很强的时候。孩子容易沉迷于动画片,模仿里面的行为,但是电视机却从来不会回答孩子的问题。孩子不会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这件事好不好。所以,孩子大脑发育会迟缓。持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和孩子要有大量的互动,多说、说互动、多问,孩子的大脑就会发育很好。2)能看对于这部分家长,他们认为孩子可以看动画片,但是要限定时间。动画片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孩子的思考能力。在《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第六版第32章中有建议。孩子在2岁以前,要禁止孩子接触一些电子产品。当孩子成长到2岁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2个小时。而美国儿科学会在全世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由名儿科医生,各类相关机构组成的协会。书籍的主编斯蒂文?谢尔弗,则是一位儿科学会会员,医学博士、理学硕士。持这种观点的家长认为,平时也需要和孩子互动、交流,但可以适当地让孩子看一些动画片。除了家长这2种态度外,一些家长还会有些疑惑,孩子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动画片呢?孩子为什么喜欢看动画片?很多成年人会认为动画片很幼稚,是专门为小孩子而制作的。其实,对于制作者来说,制作动画片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款精良的动画片的价值,不亚于一场耗费巨资而拍摄成功的电影。制作动画片不仅需要制作者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市场运营等能力,还要结合孩子成长的特点、心理特征、投其所好。并且,在孩子看完后,能带给孩子哪些能力、知识和理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特征。比如,孩子在3岁左右,会对鲜明的色彩、简单的画面、容易理解的故事感兴趣。同时,孩子的模仿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等能力快速发育。动画片则会结合孩子的发育特点,心理学等多类学科,为孩子精准制作一些动画片。动画片,也是时代的产物。而每当时代阶段性进步,都会出现特定的产物。“火车很大程度方便了人们生活,但不能因其新奇、害怕,让几匹马拉着它前行。”儿童动画片也是如此,关键点不在于绝对的“能看”还是“不能看”,而在于如何结合孩子成长的特点,怎么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