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民办幼儿园行业的状况大概是这样的。
一些经营多年的、有多所幼儿园的举办人已明确表示不再扩张,哪怕政府给到他一些区位不错的物业,他也会明确放弃——至少他们跟我是这样说的。
也有一些经营多年幼儿园的,尤其是一辈子都在做幼儿园的,对于一些热门地区,比如珠三角的深圳、广州,他们还是在寻找可以新开幼儿园的场地,当然,对于场地以及投资方式他们是有严格要求的。
我还认识一些内地的、只有几所幼儿园的园长,他们也是做了一辈子幼儿园,但是差别就比较大,有的一如既往地扩张、拿场地办幼儿园,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购买小区配套园、从别人手上承包幼儿园。
有一些几所幼儿园的小老板,基本上停止了扩张办园的步伐,维持现有园所不变,虽说也经常跟我抱怨幼儿园快没法办了,但是我知道他们是不会放弃的,除非真的办不下去了,因为他们做了一辈子幼儿园,都快退休的年纪了,不做幼儿园了,再做别的代价也很高,再说,现在与以前相比,幼儿园确实没有以前挣得多了,但是毕竟还是挣钱的,在很多产业当中,还算是一块不错的养老资产。
还有一些情况是,现在政府拿出一些小区配套幼儿园的物业招标办园,也是有很多人去争着要办幼儿园的,当然,也有很多大佬风言风语的,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态度嗤之以鼻。
总之,我们这个时代,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出发点不一样,屁股坐的地方也不一样,方向、行为自然就不一样。
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让人非常焦虑的时代。
一方面,以促进之名行限制之实的民办教育的政策层多不穷,这已几乎达成了行业共识别,但仍然有砖家说,民办教育已迎来五个大重磅利好;
另外一方面,当某地停止审批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砖家又说,缩减民办教育的占比有利于回归教育的公益性。
这些砖家都属于体制内的食税阶层,没想到还会相互打脸!
一方面,砖家说,要治理校外培训机构,提升百姓的生育意愿;另一方面,砖家又说,你们家长素质太低,要持证上岗,要多配合我们学校搞好教育。
一方面,家长骂学校、老师自己搞不好教育教学,就知道丢给孩子一堆作业,让家长拍照辅导;另外一方面学校、老师则骂家长不够格,孩子是你的又不是我的,凭啥让我管那么多?
一些过去我看上去比较顺眼的砖家,现在也开始斜视了,说什么家庭教育很重要,建议国家立法强令父母持证上岗。只想替广大人民群众问下砖家,你爸妈当年生你的时候,有没有拿证、拿积分,做过培训,让你说出这个理由来?
如果说这仅仅是个别砖家的言论也就罢了,但共同富裕示范区明显已经开始这样搞了,从今年9月份就要开始,给家长发上岗证,给家长积分,而主要的评估依据竟然是:家长参与家校活动(家长会、家长课堂)的出勤质量、亲子活动(亲子手工、亲子阅读、六一活动)完成程度以及按时交资料材料等情况。甚至,连家长积极分享幼儿园特色、活动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