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礼仪规范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晏子春秋》曰: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礼仪是律己、敬人的一种行为规范,是表现对他人尊重和理解的过程和手段。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一)礼仪基本原则:
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二)文明用语:
1、您好!2、请坐!3、请问……4、请稍候!5、对不起!6、请原谅!7、很抱歉!8、没关系!9、不客气!10、谢谢!11、请不要着急!12、对不起,让您久等了。13、您请讲!14、请出示您的《××证》。15、我会尽量帮助您。16、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17、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18、非常感谢您的合作。19、如果人人都做志愿者,将是社会和谐,人人长寿。
(三)仪表:
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卫生和修养习惯。服饰与形象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
1、卫生: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德。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和勤更衣勤洗手等个人卫生。不要在人面前打扫个人卫生。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不要声音太大,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不要太放肆!
(四)言谈:
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等,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五)仪态举止
1、谈话姿势:谈话的姿势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修养和文明素质。所以,交谈时,首先双方要互相正视、互相倾听、不能东张西望、看书看报、面带倦容、哈欠连天,否则,会给人心不在焉、傲慢无理等不礼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势,是一种静态的美。站立时,身体应与地面垂直,重心放在两个前脚掌上,挺胸、收腹、收颌、抬头、双肩放松。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眼睛平视,面带笑容。站立时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场合不宜将手插在裤袋里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识地做些小动作,那样不但显得拘谨,给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仪态的庄重。
3、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端庄优美的坐,会给人以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确的坐姿应该:腰背挺直,肩放松。女性应两膝并拢或两膝合并倾斜;男性膝部可分开一些,但不要过大,一般不超过肩宽。双手自然放在膝盖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场合,入座时要轻柔和缓,起座要端庄稳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乱响,造成尴尬气氛。不论何种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钟”。若坚持这一点,那么不管怎样变换身体的姿态,都会优美、自然。
(六)见面礼仪
1、握手礼:握手是一种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与他人握手时,目光注视对方,微笑致意,不可心不在焉、左顾右盼,不可戴帽子和手套与人握手。在正常情况下,握手的时间不宜超过3秒,必须站立握手,以示对他人的尊重、礼貌。
握手也讲究一定的顺序:一般讲究“尊者决定”,即待女士、长辈、已婚者、职位高者伸出手来之后,男士、晚辈、未婚者、职位低者方可伸出手去呼应。若一个人要与许多人握手,那么有礼貌的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主人,后客人。
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鞠躬时必须立正、脱帽、行礼,或是边鞠躬边说好听的话。鞠躬前视对方,以表尊重的诚意。
3、致意:致意是一种不出声的问候礼节,常用于相识的人从各种场合打招呼。在社交场合里,人们往往采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脱帽致意等形式来表达友善之意。
(七)、接待礼仪
1、接待三声:A.来有迎声。要主动接待,如“您好,请问您找哪位?”“您好,请问您就是?”“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B.问有答声。回答要迅速,如“好的”“马上”“行”“可以”“没问题”等。C.去有送声。“送”有再见和邀约回访两层意思,如“再见,请慢走,欢迎下次光临。”
2、文明十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要点提示,文明十字用语小口诀:A.“请”字开头;B.“谢”字结尾;C.“您好”挂口头。
3、热情三到:A.眼到:目光要恰当,不躲闪、不逃避、不斜视、不藐视、不偷视、不俯视。B.口到:与人交谈时尽量讲普通话。C.意到:表情要恰当,即要做到三和:谦和、温和、随和。
在拜访与接待中,第一印象很重要,同样,最后印象也不可忽略,有时甚至比第一印象还重要。送别时,接待方要把客人送到电梯口或送进电梯;送车时,要送到车消失在视野中。
二、发行站解说引导词
(一)开场白:
上午/下午好!欢迎来到《养生指南》XXX发行站,我是这里的发行服务人员XXX,来,您这边请!(安排就座,沏茶水)
(二)询问:
1、您是住在这附近吗?
2、您是怎么知道我们发行站的?谁邀请您来的?
(送上杂志、资料,倾听客户需求和信息,分析客户需求、规划沟通要点)
(三)讲解介绍:
这是我们的《养生指南》杂志,一本专注老龄生活的权威养生期刊。由国内最大的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管、中国医促会保健养生分会协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重点期刊,您看这是“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标识。
《养生指南》在全国多个地区,有我们这样大小不等的发行站点多个,而且每天还在不断的增加。
我们发行站主要做杂志发行、读者服务、健康教育和产品流通这四个方面的业务。
1、杂志发行:发行站是《养生指南》驻当地的读者服务中心、全民阅读·健康中国公益活动的服务网点,我们招募有爱心、热衷公益的志愿者把一本有助全家健康的权威养生期刊赠阅给身边的朋友试读,成为志愿者一起做公益、献爱心、得奖励、赚积分。
我们欢迎所有认可我们杂志和服务理念的朋友加入《养生指南》全生活养生俱乐部:养生会,在养生会学知识、展才艺、交朋友,还能省钱得实惠。
2、读者服务:发行站针对会员设有阅览室、VIP服务专区并提供多种慢病防控服务,会员可以免费测血压、血糖、血氧、免费吸氧、免费体验中医理疗等非药物疗法。
慢病又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病因复杂或不明确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慢性病主要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慢病主要靠预防,提倡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生活方式。一旦患了慢病只有控制,没有治愈,必须非药物或药物疗法相结合,坚持终生治疗。
3、健康教育:健康知识缺乏才是人类的第一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年发布报告称:每年全球有万人死于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即生活方式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部疾病以及各种癌症),其中有万人属于过早死亡。
我国每年约3万儿童因用药不当致聋;约20万人因用药不当致死。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数量逐年上升,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