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远视到底需不需要配眼镜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免费活动 http://m.39.net/pf/a_5777829.html

我们都知道眼睛一旦近视了,世界就变得一片模糊,而为了重新看清东西,我们不得不戴上近视眼镜。那么反过来,远视需要戴眼镜吗?杨医生之前的科普也提到,正常情况,我们出生时眼睛都处于一个远视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的变长,远视慢慢减少甚至消失,直到最后变成低度的远视、平光或者继续往近视方向发展。

既然远视是眼球生长发育中的正常生理现象,那是不是远视就不需要配眼镜呢?

杨医生在门诊中也经常遇到家长拿着验光单来诉苦:“杨医生啊,我小孩有多度远视,为什么有的医生建议配镜,有的医生又建议观察啊?”

其实杨医生非常理解家长的困惑,因为相比近视的MPMVA(最低度数最佳矫正视力)*金配镜原则,远视在配镜上,眼科医生、视光医生们内部也一直没有一个非常统一的标准。

为什么远视的配镜,那么让人纠结呢?这里还要从远视看东西的原理说起

我们知道,当外界光线通过眼屈光组织汇聚到视网膜上的时候,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近视的人,光线汇聚到了视网膜前,而远视的人光线是汇聚到了视网膜后。远视度数越高,光线汇聚的位置越靠后,理论上看东西也就越不清楚

但是,为什么很多远视的人不戴眼镜也照样能有1.2甚至1.5的视力呢?

这里要隆重介绍眼睛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组合睫状肌和晶状体组合。

当远视的人需要看清物体时,睫状肌就开始收缩,临床上叫发动调节,而晶状体也随着变凸,将光线重新汇聚到视网膜上。

我们将晶状体能变凸的最大程度叫做调节幅度(调节力),理论上来说,只要调节幅度大于远视度数,我们就能看清楚东西。而调节力越强,能够代偿的远视度数也就越高。

但是,现实里,睫状肌不可能一直长期处于过度收缩状态,我们也不可能一直动用所有的调节力去长时间看东西。就好比我们可以以30KM/小时的速度进行百米冲刺,但是只能用10KM/小时的速度跑完5公里一样。当调节力动用的过多、时间过长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眼酸、眼胀、视物模糊,甚至头晕、头痛。

所以理想的状态,是远视的人平时最好只动用自己的一小部分调节力去抵消远视,这样既能够视物清晰,又不会过于疲劳。而如果远视度数太高,需要动用较多的调节力去代偿的时候,我们就建议佩戴眼镜,让睫状肌收缩的少点,靠戴眼镜去代偿部分的远视。

举个例子,如果小明的调节力是10D,平时他动用3D的调节不会有任何不适。那么他看远可以轻松代偿度远视,也不需要戴眼镜。但是如果他有度远视,那么理论上来说,建议他在看远的时候最好至少戴上-=度的远视眼镜。当然,这只是一个纯理论的情况,具体配镜度数还要结合其他因素,这里就不细细展开了。

但是每个人的最大调节力是不一样的,一般从2~3岁开始,人的调节力从8~15D不等。(数据来源:ChenAH,O’LearyDJ,HowellER.Nearvisualfunctioninyoungchildren.PartI:Nearpointofconvergence.PartII:Amplitudeofac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