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Tony老师加班一天,近视度数猛涨20 [复制链接]

1#

前几天一个年轻、打扮时尚的小伙子来我门诊,抱怨说感觉看东西一下子不清楚,去隔壁眼镜店验光,近视涨了度。“医生,我是不是要瞎了?怎么一下子近视涨了那么多啊?”小伙子近乎要奔溃的说。

我们都知道,大部分情况下,人在18周岁以后近视度数会相对稳定,可能几年都不会有太大变化(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除外)。但为何眼前的这个年轻人近视度数在短时间内暴涨那么多呢?通过问诊,我发现,原来小伙子是个理发师,我们这里就叫他TONY老师吧。TONY老师的理发店开在大学城,现在是开学季,很多学生们在结束了2个月的假期生活后,都想坳个新造型。于是TONY老师的店最近生意也特别好,他经常要加班加点的为客人理发。

由于理发是一门需要近距离用眼的技术活,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要求TONY老师的眼睛一直处于一个调节状态,时间久了就引起了由调节过度形成的调节性近视。今天杨医生就来给小伙伴们科普下何为调节性近视。

何为调节?教科书有云:为了看清近距离的目标,通过眼内肌肉——睫状肌的收缩,使眼内晶状体曲率增加,从而增强了眼的屈光力,使近距离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图像,这种为看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过程称为眼睛的调节。非常拗口对吗?没关系,这段话就是为杨医生接下来通JIAN俗DAN易CU懂BAO的科普解释做铺垫的,哈哈哈哈哈~~

眼睛内参与调节的最主要的两个器官就是睫状肌和晶状体。

晶状体类似一个可以变焦的镜头,当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晶状体比较平,因此光线可以通过晶状体非常精准的汇聚到视网膜上。而在看近处物体时,由于需要的焦距发生了改变,晶状体会通过变凸产生变焦,使视网膜上能够成像清楚。所视物体的距离越近,晶状体需要变凸的程度也就越大。

但是,我们的晶状体只是个单纯的变焦镜头,它没有自主意识,也不会自己产生形变。要想改变形状,需要眼睛里的一组肌肉——睫状肌。

晶状体(蓝框)和睫状肌(红框)示意图

图片来源:Quantificationoftheciliarymuscleandcrystallinelensinteractionduringac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