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惟视资讯儿童斜视知多少,干预时机很重 [复制链接]

1#
基于人群的斜视发生率,中西方有差异!

Torp-Pedersen等人对-之间出生的10,儿童的队列研究表明,丹麦7岁儿童的斜视累积发病率是2.5%,最常见的斜视类型是调节性内斜视,且内斜视的发生率高于外斜视的5倍以上。这与Multi-EthnicPediatricEyeDisease和BaltimorePediatricEyeDisease研究结果相似。然而亚洲基于人群的研究报道称外斜视的发病率比内斜视高得多,中国东部的学龄前儿童研究发现外斜视的发病率高于内斜视的6倍。

所有斜视都需早发现、早治疗?并非如此

大多数关于间歇性外斜视的研究并未发现早期治疗的有效性。有研究把12-35月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随机分为部分遮盖5个月组和观察组,随访6个月后两组的眼球运动障碍风险无差异。然而,对调节性内斜视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后,眼球感觉和运动障碍均有所改善。Fawcett和Coauthors发现调节性内斜视的眼位不正持续时间是评估治疗后立体视改善的最好指标。调节性内斜视儿童立体视破坏的关键期是婴儿期但一直持续至儿童晚期。

调节性内斜视:主动出击!

研究表明,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病率很高,且对双眼视功能影响大,需要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早期发现是儿童斜弱视公共健康服务的一个难题。≥3.0D的远视很容易发生调节性内斜视,但如果在儿童低龄时配戴眼镜,会有很多儿童戴上不必要的眼镜。Cotter等人发现在≥3.0D远视儿童中只有5.7%发展为内斜视,≥5.0D远视中只有24%发展为内斜视。Birch发现调节性内斜视可能与基因有关。对有调节性内斜视家族史的患儿应进行密切随访,即使目前没有内斜视,也应对中度远视儿童进行戴镜治疗。PrattJohnson和Tillson证实低龄儿童后天获得性内斜视应当做急症治疗,和白内障、青光眼等威胁视力的疾病同等对待。小儿眼科医师和家长对新出现的内斜视应提高警惕。

结论

儿童调节性内斜视的发病率高,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患者预后视力和双眼视功能影响重大,小儿眼科医师应给予更多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