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演员贾静雯发微博称,其大女儿在学校体检时查出弱视,而且是先天性的,孩子自己是没有感觉的,家里人也没发现。这种情况在眼科门诊很常见。
其实,患儿通常是单眼近视或远视,另一只眼是正常视力,在生活中他们只用视力正常的那只眼睛看物体,不容易被发现异常。
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所处年龄段的正常视力范围下限,同时眼睛并无任何器质性疾病。这里有三点需要注意:“最佳矫正视力”指排除了屈光不正干扰后的视力,也就是说戴镜视力,我们不能把近视、远视、散光导致的裸眼视力低称为弱视;视力需要和相应的年龄匹配,儿童的视力是随年龄增长的,不排除有些孩子3岁就能达到1.0,但并不能以此为标准,我国的标准是3岁~5岁最低视力是0.5,6岁是0.7,7岁是0.8,在这个范围内都达标,不算弱视;眼睛必须是相对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视力差不能算弱视,例如先天性白内障的晶状体混浊直接引起的视力差不是弱视,而间接导致的视觉发育迟滞才称为弱视,弱视形成的常见原因包括:形觉剥夺、屈光参差、屈光不正、斜视等。另外,若左右眼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大于两行(视力表上的行数),即使差眼视力达标,也要高度怀疑弱视。因此,弱视需要严格的眼部疾病排查、屈光矫正以及病因学分析。
我国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眼病。弱视患儿的表现常常包括眯眼、歪头、视物近、喜揉眼、注意力不集中等,以往轻度的弱视或单眼弱视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往往被家长忽略。如今,很多幼儿园都会对孩子进行视力筛查,早期发现了很多弱视孩子。学龄前发现的弱视治愈率非常高,而年龄越大治疗效果越差,所需时间也越长。
弱视治疗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戴镜治疗。戴镜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基础,不管是近视、远视,还是散光,戴上合适度数的眼镜,进行准确的屈光矫正,可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二是遮盖治疗。遮盖治疗主要通过遮盖健康眼,锻炼弱视眼,增加弱视眼的用眼时间、用眼强度,可以矫正单眼抑制,慢慢恢复弱视眼视力。三是弱视训练。弱视训练可以加快弱视恢复进程,主要通过光刷、红闪、后像、等级视敏、手脑眼协作、3D立体増视等方法,矫正不同程度的旁中心注视、单眼抑制,提高弱视眼视力,后期训练双眼视功能,建立双眼同时视物,达到功能上的治愈。
许多家长认为弱视是缺乏某种营养素,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目前并无充分的医学证据可证明某种维生素或药物可治愈弱视。在弱视治疗中,家长需要注意以下问题:弱视可以预防,婴儿6个月左右可以做视力筛查;1岁~3岁儿童采用眼底瞳孔反射照相法检查,可以发现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参差、斜视或屈光间质混浊等弱视危险因素;3岁以上儿童开始视力筛查。家长要把握住弱视治疗的最佳时机,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给孩子做全面体检。在临床上,许多家长在孩子中考或高考体检时发现孩子视力差才来就诊,还有的孩子一只眼视力好一只眼视力差,家长认为是正常现象,导致孩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弱视最佳治疗时机是在学龄前,如果超过6岁,儿童单眼及双眼视觉发育敏感期已过,不仅难治,还有可能丧失立体视觉。
弱视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医院复查,督促孩子做弱视综合训练,戴好眼罩,防止去掉眼罩或从眼镜上方偷看;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多吃粗粮,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量,限制过多糖类摄入,以促进视网膜和视神经的发育。
因此,弱视与儿童年龄、屈光状态、致病原因等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全面考虑上述因素,是不能轻易下结论的;弱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预后较好,有望完全治愈。(本报记者冯金灿整理)
专家简介
戴淑真,医院(医院眼科)小儿斜弱视中心主任,医学博士,在斜弱视的早期诊断、斜视的手术治疗、斜弱视患者的视功能检测及屈光不正(近视、远视、散光)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对复杂斜视及先天性特发性眼球震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统筹:刘旸
责编: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