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初期能治好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70908/5683025.html五一前最后一个门诊日,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刚2岁的女孩来就诊,主诉是:“小孩半岁开始发现内斜视”。
就诊过程中
观察女孩在玩手上的玩具时
几乎凑到鼻尖上去看
由于注视距离极其的近
双眼会同时伴随明显内聚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出现了内斜视
但检查却没有发现眼位有异常
医院院长
许江涛
初步印象是女孩视力极其低下,用婴幼儿屈光筛查仪检查,高度屈光不正已超出仪器的测量范围而无法检查出结果,经散瞳检影验光发现女孩双眼都有的近视。
小小年纪怎么就度近视了呢?询问家族史得知女孩的外婆高度近视多度,女孩的父亲高度近视度,而女孩的母亲也是高度近视度。至此,女孩患超高度近视的原因已经不言而喻了,就是遗传所致。患儿父母还出示了女孩半岁时做眼底筛查的照片,半岁时眼底后极部已经有高度近视的视网膜变性改变,由此可确诊女孩为“病理性近视”。
正常眼底
病理性近视豹纹状眼底(注:配图非上述患者病历,仅供对比观看)
无独有偶,五一假日门诊又接诊了一例34岁女性患者,其父母均为高度近视。患者幼儿园时期即开始近视,度数不断增长成为高度近视,且右眼视力长期矫正不良,左眼矫正视力尚可,既往诊断“右眼弱视”。
近期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伴眼前固定黑影遮挡就诊,验光检查结果如下:近视度数戴镜矫正视力右眼度0.4左眼度0.05
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发现左眼发生了*斑出血,眼球生物测量发现双眼眼轴极度延长,右眼为30.22mm,左眼为29mm(正常值为23.5~24mm)。眼底后极部视网膜脉络膜呈高度近视变性改变。这例患者同样患的是“病理性近视”。
①正常眼底
②病理性近视视网膜出血
(注:配图非上述患者病历,仅供对比观看)
病理性近视是怎么发生的?
高度近视都属于病理性近视吗?
病理性近视该怎么诊断呢?
病理性近视有什么危害?
要回答这些问题
我们首先需要首先了解一下近视的分类
1、按近视的度数可分类为:
?低度近视:近视度数在50度与度之间;
?中度近视:近视度数在度与度之间;
?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度与度之间;
?超高度近视:近视度数在度以上。
2、按近视发病原因和病变特点可以分类为:①单纯性近视:
单纯性近视在人群中很普遍,占了近视人群的95%以上。
●发病年龄:学龄期儿童和青少年时期
●发病原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即遗传为内因,环境为外因,两者相加超过一定阈值即会发生近视。引起近视的遗传方式为多基因遗传,环境因素中最主要的是过多近距离用眼和户外活动时间不足。
儿童和少年时期,近视度数会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但成年后度数即稳定不再增加,一般为度以内的轻、中度近视,少部分可发展成为高度近视或超高度近视,多无视网膜变性导致的并发症发生,戴镜后矫正视力正常。
②病理性近视:
这一类近视与遗传关系极大,为单基因遗传,有遗传异质性。
●遗传方式:最常见的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见常染色体显形遗传和性连锁隐形遗传。
以常染色体隐形遗传为例:
●父母双方都为病理性近视时,子代患病率理论值为%(家系调查报道为93%);
●父母仅一方为病理性近视者,另一方为未患病的基因携带者,子代患病率为50%(报道为45.6%);
●如父母均不患病,仅为基因携带者,子代的患病率为25%(报道为22.3%)。
●发病年龄:由于此类近视主要由遗传基因所决定,与后天用眼关系不大,所以近视发生年龄都在学龄以前或婴幼儿时期,极端的情况下甚至出生时已经有高度近视,就像作者接诊的第1例2岁患者那样。
随年龄增长,近视度数持续增加,甚至到成人阶段近视度数仍继续增长。一般均为超高度近视,甚至可达度以上。眼部主要解剖改变为:眼轴极度延长导致的严重视网膜脉络膜变性,也可见其他眼部并发症发生。矫正视力低下,甚至因严重的并发症导致失明。
既然病理性近视都是大于度的超高度近视,那是不是所有超高度近视都属于病理性近视呢?
医院院长
许江涛
有一部分单纯性近视患者,由于近距离用眼不节制,近视发生后没有早期控制,导致度数增长一骑绝尘,至成年时,虽然度数稳定不再增长,但近视度数早已超过度,进入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的行列。
这部分患者从发病原因上来说,不属于病理性近视的范畴,但眼部的继发病变和损害视力的并发症与病理性近视是相同的,同样会导致视力低下甚至失明。所以早期控制单纯性近视,防止其向高度近视甚至超高度近视发展极其重要。病理性近视常见的并发症包括白内障、青光眼、后巩膜葡萄肿、后极部和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变性、视网膜和*斑出血、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这些并发症都会导致患者视力的严重损伤,是形成低视力(单眼矫正视力<0.3)的重要原因,并且病理性近视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
正常眼底
病理性近视周边视网膜格子样变性
病理性近视后极部漆裂纹样损害
视网膜裂孔和视网膜脱离
(注:配图非上述患者病历,仅供对比观看)
我们应该怎样减少病理性近视所导致的低视力和盲症呢?
1.优生优育
有高度近视的青年谈恋爱最好尽量找没有近视或近视度数低的对象,因为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约有20%的人为病理性近视的基因携带者,找没有近视或近视度数低的对象联姻,将大大降低后代发生病理性近视的几率。
2.积极早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
对于没有明显高度近视家族史,且近视发生年龄较晚的儿童(8岁以后才发生近视者)和青少年近视,虽然为单纯性近视,也需要积极早期控制近视度数增长,避免发展为高度和超高度近视,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致盲并发症发生。
3.定期复查,积极处理并发症
对于病理性近视的患者,更重要的是遵医嘱长期进行定期的追踪观察,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
例如:
●早期对严重的视网膜变性和视网膜裂孔进行激光光凝以避免发生视网膜脱离;
●对青光眼进行药物和手术治疗;
●手术摘除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可以提高视力并脱去眼镜;
●对年轻患者行透明晶体的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ICL),这也是个脱镜手术,并且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视觉质量。
目前还没有特效的方法控制儿童和青少年病理性近视的度数增长,但使用阿托品眼液点眼联合后巩膜加固手术,对一定程度上减慢其眼轴增长,从而减慢近视度数增长、减少视网膜并发症发生,可能有一定益处。
医院院长
许江涛
最后提醒高度近视特别是超高度近视的患者,要时刻注意你的主观视觉感受,如果短期内视力骤然下降,眼部有闪光感和黑影遮挡时,一定要刻不容缓的及时就医,以避免严重的视力损伤。
郑重申明:1.欢迎转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