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没放弃,所有的坚持都有了回报!”近日,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门诊室内,刘女士得知她五岁的孩子小羽(化名),在经过5个多月、90次的视觉训练课程后,右眼从最开始的戴镜视力0.2提升到了0.8;左眼戴镜视力也从0.7提升到了1.0,并且双眼视觉的三级功能(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得到建立。
要知道在一年前学校刚发现小羽视力异常时,她的双眼即便在戴眼镜的情况下矫正视力提高也很不理想。为寻得解决方案,在亲属的推荐下,刘女士带着小羽医院找到该院院长许江涛看诊。经检查后发现,小羽双眼患有屈光不正、右眼屈光参差性弱视,当时孩子的右眼裸眼视力只有0.06,在戴镜后矫正视力也仅有0.2。
根据小羽的检查情况,许江涛为她制定了个性化的视觉训练方案。但小羽的视力提升也并非一帆风顺的。“说来也怪我。医院较远,且受工作时间限制,我没办法按照医生要医院做训练,当时就改成了通过软件在家进行远程视觉训练,但在五个月的远程训练后,复查结果显示小羽的训练效果不佳,视力没有得到提升。最终在医生的建议下,我决定先暂缓工作,把提高孩子的视力放在第一位,连续五个多月,我每天早晨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视觉训练。”
许江涛提醒广大家长,弱视能否治愈需记住“三个关键”:
1.及早发现
许江涛表示,家长在陪同孩子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看书写字时两眼是否离书本太近;看人看物时有无歪头、眯眼、频繁眨眼等,若出现这些异常行为,千万不要以为孩子是在故意搞怪,或者是习惯不良,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2.应在合适的年龄及早治疗
“3-8岁是孩子视觉发育敏感期的*金阶段,也是治疗弱视疗效较好的时间段。弱视患儿若不能在这一时间段积极进行治疗,则视力提高的机会大大降低,可能形成终身的低视力残疾,也可能丧失双眼视功能及立体视,孩子将无法从事精细工作,未来就业和工作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许江涛建议,在儿童时期,父母应对孩子的视力问题予以足够重视,从3岁开始就应该每半年带孩子到正规眼科医疗机构检查一次眼睛。
3.家长应坚持配合治疗与积极引导
“弱视治疗并非一蹴而就,坚持是关键。”许江涛表示,弱视康复是一点一滴积累的过程,想要孩子缩短治疗周期,提升治疗效果,除了使用先进的视觉训练方法外,也需要孩子和家长的坚持以及医生的专业指导。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