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医院接受斜视手术后,这次已经是第三次在我这里复查了。
小烟是一个被家人视若珍宝的第二胎孩子,她的父母和年长一轮的哥哥都视力很好。但小烟出生时就只有5.7斤,生后不久便被发现斜视,被诊断为“间歇性外斜,分离性垂直斜视,弱视,中度近视散光”。5岁的时候,妈妈终于下决心给孩子做了斜视手术。术后慕名到我这边寻求术后治疗。去年9月第一次就诊的时候,孩子已经5岁多了,矫正视力才0.3,眼球还有细微的隐性眼球震颤,不稳定垂直斜视,和间歇性的小角度内斜。我第一时间给孩子调整了眼镜,制定了训练方案。
分离性垂直斜视(dissociatedverticaldeviation,DVD)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斜视,患眼被遮盖的时候可以出现变异很大的上斜,是与双眼运动时眼外肌神经支配法则相矛盾的一种眼球垂直运动异常,常合并隐性眼球震颤和弱视,同时可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斜视同时存在。因为临床表现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临床上进行诊治的时候通常需要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制定治疗方案。很多病例需要一次以上的斜视矫正手术治疗,配合各种不同的弱视治疗和视觉功能训练。但是通过医患长期合作治疗的患者,通常情况下维护正常视力和相对正常视功能是完全可能的。
小烟的治疗方案是用的综合训练,家庭训练(视频终端+软件)与院内训练(每周2-3次到训练中心)相结合。所有儿童的训练都离不开家长的重视与辅助,小烟妈妈十分遵医嘱,并且与我配合良好,每次就诊的时候都把给孩子的心理辅导做的比较好,让这么还没有上学的孩子能够天天坚持训练。这次的复查,孩子的矫正视力已经提高到0.6,注视时被遮眼几乎没有肉眼可见的震颤,双眼视功能恢复到了两级,前面两次都没有跟我说过话的小姑娘,因为得到我的表扬,平时淡漠的脸上终于挂上了笑容,高兴的跟我进行了各种互动。
斜视手术永远都不应该是斜视治疗的终点,术后合理的视功能康复是每个患者(和家长)都必须重视的环节。所有的家长都是斜视医生最好的帮手。为了孩子的笑容,爸爸妈妈们,跟医生携手一起为他们心灵的窗户托起闪亮的明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