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考生的身体条件。很多专业会因考生身体条件而受限或不予录取。因此,我们必须要准确了解考生的体检结论,对应的报考专业身体条件要求,防止盲目的填报院校和专业,防止因身体原因被专业调剂甚至退档的风险。
高考体检主要项目
内科:测血压、心肺听诊、肝脾触诊、询问病史等;
外科:身高、体重、面颈部、有无重大手术史、脊柱四肢关节功能检查等;
眼科:视力、色觉等;
耳鼻喉、口腔等科:听力、嗅觉、口吃等;
其他:胸部透视、转氨酶检测等。
注意:考生须在医院参加体检。非招生机构指定的医疗单位为考生所提供的体检材料,一律无效。
注意体检标准及程序
通过体检,一方面,考生可以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另一方面,体检表将作为考生电子档案的一部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考生要经过眼科、外科、内科、耳鼻喉科、口腔科、放射科、检验科等科室系统的体格检查。每个科室的医生会根据《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简称《指导意见》)中所列条款,结合考生的身体状况做出各科体检结论,最后,主检医生根据《指导意见》,综合各科结论,出示给考生一个“报考专业建议”,这个建议就是体检结论。
高考体检早已取消了乙肝项目检测,但继续保留转氨酶检测作为体检项目。如果受检者转氨酶正常,不得进行乙肝项目检测;如果转氨酶异常,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理性避开受限专业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在志愿填报时,考生要根据自己的体检结论,理性地回避《指导意见》中刊载的专业。如《指导意见》第二部分第一点提到轻度色觉异常(俗称色弱)不能录取的专业:以颜色波长作为严格技术标准的化学类、化工与制药类、药学类、生物科学类、公安技术类、地质学类各专业,医学类各专业;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生态学、侦察学、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考古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轮机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林产化工、农学、园艺、植物保护、茶学、林学、园林、蚕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前教育、特殊教育、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各专业。
重视体检结论
对于提前批直接受到体检结论的影响,不合格报了也白报,所以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重视体检结论。比如*校的体检结论为合格或不合格。具体分为“指挥专业合格”“装甲专业合格”“水面舰艇专业合格”“潜艇专业合格”“潜水专业合格”“空降专业合格”“特种作战专业合格”“测绘专业合格”“雷达专业合格”“防化专业合格”“医疗专业合格”“油料专业合格”“其他专业合格”十三类,每名体检合格考生的结论为一类或多类。大家可以根据体检情况,进行*队专业和院校的匹配。
上边提到的内容很多,把握身体条件,核心有四点,下面我们举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