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斜视圣贤千年混沌 [复制链接]

1#
儿童会得白癜风吗 http://m.39.net/pf/a_4578310.html

欲说千年往事,先立戏说基础。俗话说坐进观天管窥蠡测,虽然所见卑小,实属正见。述说观察于事物还是正视之见。但是圣贤之事相对当今来说,已经很久远。如无睥睨千古斜目而视的气度,就不说也罢。在此不用管蠡之说,直用斜目而视,乃是中意于季广茂译齐泽克《斜目而视》的题旨:“把某种文化的最高精神产品与普通的,平凡的,世俗的精神产品并置一处,同时解读。”两千年圣贤往事,百余年大厦倾覆,一甲子来猛进,十数年的兴盛。我们有今日成就当思来之不易,当承兴复之德。借东西方盛昌的知识,心怀千年忧患,修明百年通途。而不是招回千年前的阴*,持阿Q精神,自谓古来就是东方不败。

众人谓之当今可向全球人类广播华夏两千年孔孟文化,以解西方衰颓迷茫的文化灾劫,以谋未来生存出路。设想宏伟切中时弊,可这药石朽败,不当医患。在孔子文化宣传中,时常宣讲宣讲一句话:“人类如果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据说是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讲过的话。这里一定有什么误会。中国人两千余年来深受儒学恩仇,自然深有体会,不待外国人来捧之。人要是有心捧杀倒也罢了,怕只怕说者只是口头上戏嘲,自己人却扯虎皮做大旗,拿来糊弄于人,以至于到了骗了自己。

按说,国学复兴几于儒学重兴,也就是中华文化复兴。历史却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历来朝代兴于不谙儒学者,亡于天下沉溺酸儒时。这是中国历史上有趣现象,不知几人认真思考过,不知有无儒学子弟于学说之内试图解决过?如果持此眼光看去,儒者只是一群钻营者,儒学就是钻营之道。少钻营者则兴,多钻营者则亡。为说明这一点浅见,我们回首两千五百年前的孔子的智慧。说:“春秋笔法,微言大义。”“述而不作。”是孔子立言根本,也是他学术行状。两句话说的是一种职业——编撰,编译。说白了,职业操守好一点,就少一点私货,尽量忠实于原著;无操守者,就灌足了水,使思想化作权威,以谋私利。孔子属于哪一种?正眼来看,孔子的工作保留了上古文献,可是斜眼视之,欲保留文献为什么不原文抄录?儒林弟子口中的伟大工作里隐藏着一个千古秘密。阴谋,是阴谋。有一个日本人不是参透了说到,华夏有了孔子是华夏千古的大不幸吗!而今要复兴儒学的人想复兴什么呢?一部孔子传记《论语》说得明白,孔子一生都在求官的路上。厄陈时饥不择食,诛少卯正时血腥狰狞,终生不遂愿则郁郁而终。

春秋时代,封建衰微,破落子弟大有人在。上不能食邑,下不能劳作,有闲无业者物以类聚,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孔子与一帮子人相召,都是聪明人,既不劳作而食,也无封地可食,即思食人。上食君王下食黎民,这是一门深奥之术。当时人称这类人为“儒”,他们操持之术称“儒术“。儒为业,儒术为学,孔子为开宗立业者,也是集大成者,后儒子弟谓大成至圣先师是也。此既是鲁迅的“帮闲”亦是“吃人”。好逸恶劳趋利避害人之本性,君王以智勇力量夺取绝对权力,庶民百姓以技艺劳力生产繁衍,儒者依先师篡改的经书把持解释权以正名言说食人。后儒子弟称颂孔子是必须的,因为他为他们创造了饭碗。不事生产的儒者撺掇了权力,超越了言说的界限时,王朝的终结便随之而来。中国历史王朝更迭,循环往复踏步不前,几千年后的人还在倡导千年前的思想,重复几千年的生活,儒家学者其罪深重。

垄断几千年言路学界的儒学者,孜孜于私利钻营,我们该复兴些什么?

下一节说儒学内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