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理探秘从眼神看透一个人的内心 [复制链接]

1#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类是一种视觉动物,从医学角度看,眼睛是人类五官中最灵敏的,其感觉领域几乎涵盖了所有感觉的70%以上。以品尝食物为例,我们绝不会只靠味觉,而是会同时注重食物的色香,以及装盛方式或排列方法等。这些都是视觉影响心理的现象。因此,眼能传神的,能表现人的心理内容的说法,是非常有道理的。所以人们认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人的眼神,更能窥探出人的内心活动。

1、一旦被别人注视而将视线突然移开的人,大多心理自卑,有相形见绌之感;

2、无法将视线集中在对方身上,并很快收回视线的人,多半属于内向性格,不善交际;

3、听别人讲话时,一面点头,一面却不将视线集中在谈话者身上,表示对来者和话题不感兴趣;

4、说话时,将视线集中在对方的眼部和面部,是真诚的倾听,尊重和理解。

5、只注意自己手中的活计,不看对方说话,是怠慢、冷淡、心不在焉的流露;

6、仰视对方,是尊敬和信任之意;俯视他人,是有意保持自己的尊严;

7、伴着微笑而注视对方,是融洽的会意;随着皱眉而注视他人,是担忧和同情;

8、面无悦色的斜视,是一种鄙意;

9、看完对方突然一笑,是一种讥讽;

10、突然杏眼瞪人,是一种警告或制止;

11、从头到脚地巡察别人,是一种审视;

12、彼此心存好感的两人说话,更注视对方的眼睛,以示寓意通达;

13、话不投机的人相遇,一般都尽量避免注视对方的目光,以消除不快;

14、有人在交际中,喜欢戴太阳镜,即使在室内或阴影下,也不将眼镜摘下,是因为他不愿让别人从他一双眼睛发现他的秘密。

视线的交流是沟通的前奏

人的视线活动方式,也反映着人的心态。一般认为,目步转睛地注视对方谈话的人较为诚实。但不一定是自始至终在盯着不放。心理学家肯顿,曾经做过一个人在谈话何时把视线移向对方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