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认为,脊椎疾病的发病年龄应该是以中老年居多,但是根据临床观察,近来年脊椎疾病的发病年龄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甚至是正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子也正在受到脊椎隐患的威胁和伤害。当然,由于小孩子的脊椎比较柔韧,潜在的病情往往不易被察觉,一般到了15岁左右才显现出症状,25岁就会成为长期病痛。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们孩子背上那根细小的脊椎骨从小就埋下了隐患呢?
这就得从孩子出生的时候来说起。很多人不清楚生孩子的过程是怎样的,只知道生孩子是对母亲的一种极限考验,同时也是对新生婴儿的极大磨练。事实上,分娩过程最易造成婴儿的小脊椎受伤。你想,当时医生抓着胎儿的头部旋转90度,甚至还来回地转动,这种向外拽的力量会非常大,同时还要通过一些协助方式,把母亲体内的胎儿给拉拽出来。如此近乎“野蛮粗暴”的方式,对于婴儿那根脆弱的小细脖子会造成多大的伤害!而脊椎呢,也就很容易被拉伤。
可能有的朋友就说了,现在生孩子都流行剖宫产,这样不就可以避免婴儿的脊椎受伤吗?这可不一定。有过剖宫产经验的女性朋友都知道,剖宫产其实不是“大开膛”,而是只在肚皮上拉条十多厘米的小口子,然后医生把手伸进去,对孩子摸到哪就拽到哪,一旦用力不均,就把婴儿的脊椎给拉伤了。大家不妨仔细回想一下,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些同学歪脖,这在医学上叫“斜颈”,很可能就是由于出生的时候拉拽造成的。
当然,对于幼小的婴儿来说,除了在出生时有可能被医生拉伤脊椎外,即便出生后,他身体内的那根细小脊椎也极易被自己的母亲用不正确的喂养方法给弄伤。比如给婴儿哺乳的时候,有些母亲总是一侧哺乳,甚至在婴儿吃完奶后睡着的时候,还是抱着,不肯放下来,这样就很不利于婴儿脊椎正常弯曲的逐渐形成。另外,婴儿一般总是本能地追寻母亲的声音,所以当他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总喜欢把脸部朝向母亲。如果这个时候你还不注意给孩子调换位置,长期保持一种姿势,那么不仅会让婴儿的头型睡偏,颈椎也会睡扭曲,甚至严重的,还会导致婴儿的脸部两侧不对称,出现斜视等问题。
由此可见,当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如何保持他的睡姿是非常重要的。懂得这方面知识的妈妈们,把睡着的孩子放到床上时,都不会在他的头下垫枕头,而是垫一块干净的毛巾,这种做法无疑对保护孩子的脊椎很有作用。
除了睡姿外,爬行对幼儿的脊椎健康也至关重要。因为幼儿在爬行的时候,他的两个小肩膀首先得到了锻炼,既可以舒展开来,力量也得到了提升。另外,当孩子在爬的时候,势必总要抬着头看着前面的路,这就很有利于颈椎部分形成正常的生理弯曲,而肚子的重量悬空也会让腰曲开始形成。因此家长以后要注意,尽量多让婴儿在床上或地上爬一爬,不要总担心他会摔着。其实爬行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并且非常有利于脊椎健康。
讲完了婴儿时期最易使脊椎受伤的原因,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正在上小学或中学的孩子们的脊椎情况。我们都知道,目前中小学生的功课很繁重,书包也就越来越沉,但是体育锻炼却越来越少,导致孩子的肌肉韧带的力量不够。所以当沉重的书包长期在孩子的肩膀上施加重量时,必然会直接影响脊椎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另外,青少年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导致脊椎受伤的最大“元凶”之一。比如有些孩子长时间趴着低头写字,写字时歪头、耸肩;有的孩子喜欢躺在沙发上看书、看电视;有的孩子玩电脑时间过长等,这些不良的姿势和习惯都很容易使脊椎长时间处于扭曲位或某些异常位,从而导致颈椎、胸椎、骨盆等处弯曲、受损、旋转,椎体前缘相互磨损、增生,再加上扭转、侧屈过度,更进一步导致拉伤和扭伤,加速了脊椎的退变过程,从而过早发生脊椎病。
还有一些顽皮的孩子,动不动就喜欢倒立、翻跟斗和打闹。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姿势不当或者跌倒,孩子的头颈部就很容易受伤,从而诱发颈椎病。所以在这里我郑重劝告各位家长:如果孩子不慎受到外伤,不管当时有没有症状,你最医院做一下颈椎检查。因为颈椎病的发病潜伏期长短不同,最少六个月,最长十年,可能当时你看不出孩子的颈椎有什么不适,但等到了半年后甚至几年后出现症状,就不好办了。
看到这里,有些家长就问了:“那我怎么判断我的孩子脊椎现在是不是有毛病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当孩子立正时,你若是发现他的两肩不在一个水平面上,并且从正后方观察脊椎不能成一直线,两侧的腰部肌肉不对称,两手臂的肘关节与身体侧面的距离不相等,这些可能都是脊椎侧弯的表现。要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坐姿,睡硬板床,不要长时间睡在过软的床或沙发上看书、看电视,加强体育锻炼,这样才能把孩子脊椎发病的可能性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
总之,脊椎问题不是一天产生的,有些甚至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有了。等到了孩子上小学、上中学,不良的姿势和生活习惯更是加重了脊椎隐患,从而让脊椎“很受伤”。养好脊椎,不仅要从我们大人做起,更要从娃娃抓起,这样才能使我们下一代的身体健康从根本上得到改善。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如果有喜欢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