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斜颈
斜颈是由于一侧胸锁乳突肌纤维性痉挛,导致患儿头向一侧歪斜的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颈部活动受限。小儿多见先天性肌性斜颈或习惯性斜颈,该病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若不及时治疗,随着年龄增长,畸形会逐渐加重,导致斜视、面部畸形、体态改变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家长务必重视。
肌肉性斜颈产生的原因
1、产前原因
*胎位不正、脐带绕颈,影响了一侧胸锁乳突肌的血液供应,引起缺血性改变所致;
*羊水异常;
*孕妈怀孕时,宝宝在肚子里的胎动很少,头总是蜷在一个位置,全身姿势基本不变。
2、分娩中的因素
*在分娩的过程中因胎位不正或难产、产程过急导致的颈肌拉伤。
3、产后的带养不当
*新手妈妈的喂奶姿势,抱宝宝的姿势不注意,习惯性一侧抱一侧睡,月子里是小儿容易产生斜颈的关键时期;
4、其他原因
*感染性肌炎所致
*遗传性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患斜颈?
1、脖子上有包块:一般出生后7天至1月,在孩子一侧颈部肌肉上发现一个质地坚硬的肿块,或者孩子一侧颈部肌肉紧张痉挛。
2、脖子上没有包块:观察孩子的头是否偏向一侧难以纠正,通常表现为孩子头偏向一侧,脸朝向另一侧,或常喜欢歪头向一侧看。还可以观察两侧脸颊、眼睛和后枕部是否不对称。
发现孩子斜颈怎么办?
斜颈宝宝的治疗,越早开始介入越好!一般先行保守治疗,即推拿康复,一般4个月以内每天1-2次,4个月后随着头控能力的增强,根据患儿包块吸收的情况、肌肉的功能和头位的情况可逐渐减少治疗频次。也可根据情况采用推拿康复手法与肌电生物反馈理疗同步进行的治疗方法,以达到缓解患侧颈肌痉挛,促进包块吸收和肌肉功能恢复的目的。
斜颈宝宝的家庭日常护理
1、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采用与斜颈方向相反的动作和姿势以利于矫正。日常生活中,搂抱、睡卧状态时,注意使患儿尽量保持头偏向健侧,颜面旋转向患侧,及时调整。3个月以内的患儿,家长可在小儿患侧喂奶、喂水,在患侧头顶上方用玩具吸引患儿注意力。在家长的监护下,多俯卧位,让患儿自主抬头,锻炼颈背部肌肉力量,提高控头能力,有利于促进颈部血液循环,促进患侧胸锁乳突肌局部的包块消退或挛缩部位的恢复。
2、平日里,家长也可轻放松患儿患侧的胸锁乳突肌及两侧颈背部的肌肉,可轻柔的推捏,也可用手指轻轻的敲打,促进局部肌肉血液循环,促进包块吸收,提高肌力。
图文编辑:刘明花、李尚儒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