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面向班主任老师们的科普讲座张黎教授华润 [复制链接]

1#

近日,重医附一院眼科专家张黎教授应邀,再次来到华润谢家湾小学,与上次给同学们义诊不同的是,这次是专门为全校的班主任老师们进行的一场关于儿童近视的现状、危害以及预防措施的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班主任老师是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人,其实有时是老师们给家长的一个小小的反馈,比如“您的孩子看黑板总是喜欢眯着眼睛。”或者“最近您的孩子成绩有些下降,是不是因为坐在后排看不清黑板了?”才让家长们重视起孩子们的视力情况。所以,为班主任老师们树立一个良好的近视防控观念,对预防孩子们近视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示,7~12岁小学生,13~15岁初中生,16~18岁高中生及19~22岁大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86.36%。我国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的患病呈现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中,近视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

近视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双亲

父母一方近视:子女近视几率50%

父母双方近视:子女近视几率85%

近视程度

若父母为高度近视:对子女影响的作用重要

若父母为低度近视:对子女影响的作用微弱(尤其是上学后近视schoolmyopia)

环境因素→工作时间和工作距离

“工作时间超过2小时”近视的发生率为“工作时间小于2小时”者的1.5倍。

“工作距离小于30cm”近视的发生率为“工作距离超过30cm”者的2.5倍。

环境因素→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每增加1小时,屈光度偏向相对远视0.17D,眼轴相对减少增长0.06mm

户外时间少、近距离工作时间长的孩子近视发生率是户外时间多,近距离工作时间短孩子的2.3倍

针对我国近视、远视等屈光不正的患病低龄化趋势,儿童青少年中,近视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张黎教授提出了预防近视的三招。一、足量的户外活动。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这里所说的不是户外运动而是活动,所以,只要呆在户外,不一定需要运动,哪怕是在户外阅读、写字、上课等都可以达到预防近视的目的。”张黎教授介绍,“其中,间歇暴露在户外的近视预防效果是优于连续2小时户外暴露的。所以,孩子可以增加户外活动的频率。”二、限用电子产品。现代社会人们对近距离用眼的需求大幅增加,事实上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眼球在发育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更适用于看近的近视眼了。“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方法。要避免孩子连续近距离作业。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同时,家长也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一般一天半小时即可。”三、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治疗。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已经是高度近视了。“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档案。一般每半年或者一年检查一次。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干预、治疗。”

张黎教授表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防控任重而道远,近视也许不是病,但是却关系到中小学生的眼健康,关系到他们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张黎教授愿意尽自己所能,从各个方面入手,如举办及参与义诊、与中小学学校老师合作等,为儿童及青少年的近视防控做出最大的努力。

张黎医生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斜视与小儿眼科专委会委员。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院进修学习,师从我国著名小儿眼科专家赵堪兴教授。年至年医院研修一年,师从国际著名儿童眼科专家Dr.Levin和斜视矫正专家Dr.Nelson。先后主持重庆市科委、教委等相关科研课题共4项;发表中、英学术论文20余篇。擅长斜视与弱视的诊治及各种儿童眼病的治疗,是重庆地区知名的小儿眼科专家。尤其在小儿屈光矫正、近视防治等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对神经眼科亦有独到的见解。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三下午、周六全天(隔周)

张黎教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