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出自《论语·季氏篇》)
孔子的这段话就是对说话的一个总结,“侍奉地位高的君子时,说话有三种需注意的点:别人没问自己,没有轮到自己说话时,不要急急忙忙去讲话,这样就显得你急躁了;该自己说了却不说,遮遮掩掩,支支吾吾说不清楚,这是错失良机,也会让人觉得你有心机,刻意隐瞒;不懂得察言观色,看别人脸色不善或是你已经说错话了,还轻率开口说话,这叫睁眼瞎。”
所以,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职场多贵人,情场甜蜜多;反之,不懂说话的人,职场树敌众,情场失意多。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
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
苏秦,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苏秦早年投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学成游历多年,潦倒而归。随后,苏秦攻读《阴符》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大获成功。
恰逢秦国攻打魏国,苏秦便提出合纵六国:韩、魏、齐、楚、燕、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这便是苏秦凭三寸不烂之舌而身挂六国相印的典故。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说话的方式,然而失败的人生可以有千万种,成功的人生却都不尽相同。
B站上有个播放量很高的鬼畜视频《诸葛亮-骂死王朗》,这是三国演义中五大奇辩之一。这个典故说的是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出使柴桑,欲联合孙权共同抵抗曹操,但孙权手下众人大多主张投降曹操。为争取建立孙刘联盟,诸葛亮与孙权手下的主要谋士们进行了一场激烈辩论。
诸葛亮靠经天纬地之言不惧百万之师,在江东强军面前更是舌战群儒。诸葛亮就是凭借一个人一张嘴,就能让人听这出个人的处事能力与做人的境界。
在今天的职场,说话艺术反映着一个人的智慧、才干和为人,职场“面试”中也非常讲究说话的艺术,也许一次正确的谈话就给你带来一份好的工作。
那我们回顾开头,总结一下孔子告诉大家的3条说话的准则。
1、学会倾听,抓住恰当的表达时机。
首先,不要着急“表达”。无论在面试中,还是在职场工作中,小组会议中,你都要先听听大家怎么说,认真地听,仔细地听,让自己可以完整、准确地了解对方的意思,然后再由针对性的表达出你自己的观点。
设想一个场景,领导交代一个任务,话还没说完,有的员工就已经自作聪明地以为领会了领导的意图,立即就去做了,结果当然不尽如人意。面试时,也常常见到面试官还没问完问题,求职者就迫不及待的介绍自己,滔滔不绝谈论自己做过的丰功伟绩。这恰恰是面试中的大忌。急迫表达自己,很容易陷进误区,从而给对方留下“信不过”的印象。
所以,孔子说话的第一建议,学会倾听。边听边思考,揣摩对方真实的讲话意图,为自己的发言做缜密的分析和准备。
2、学会说真话,实话,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说真话是不是对很多人有难度。或许你会质疑,人与人之间还有真诚可言吗?
有的。面对领导问话,要真真切切的讲话,不要躲躲闪闪。不你以为的小聪明,在有丰富阅历的老板面前,都显而易见,反而会失去领导的信任。这对自己,对别人都没什么好处,反而给人留下“不可靠“、”不信任”印象。你总是在想自己的安危,自己的私利,导致回答问题没有真情实意,没有质量,不是一心为公。
职场上,如果你让我提建议,那我就真实,真切给你建议,讲好的,无所保留。
3、学会察言观色,及时调整讲话的思路和方式。
察言观色,故名意思就时看对方的面部表情,神态,肢体语言去判断对方的反应。
《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赵太后刚刚执掌政权,秦国就急忙攻打赵国。赵太后不肯答应谏臣让他儿子去秦国做人质的请求。触龙想法跟谏臣一样,但是说话策略不同。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触龙以自己腿脚不便为引,说很久都没来看望太后,担心太后身体。这在一堆劝谏太后的大臣里,显得格外亲切。唠家常,谈论子女的教育,然后再聊赵国的王位继承问题。
这里,触龙对赵太后发出灵魂三问: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主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赵太后,从第一问不解,到第二问疑惑,再到第三问的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可见察言观色的重要性。
比如说话不时挠头,表示不太自信;讲话时爱摸鼻子,表示不自信或是紧张;身体前倾,表示对你讲的内容很感兴趣;身体后仰,兴趣不大;眼睛直视,表示重视;眼神斜视,表示怀疑;双手抱臂,拒绝沟通……总之,密切留意对方的反应,随时调整自己的讲话方式和思路,以达到自己想要完成的最好效果。
说话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简而言之,你不问我,我不言语,也不会急急忙忙的讲话。你问我了,我就真实,真切的给您建议,无所保留。但是我也会察言观色,你不耐烦了,不想听,那我就停止。
我们说的话可能比较普通,不起眼,却是情感朴实,最能打动人心的。可能真水无香,就是这样,没有华丽的外表,却能深入人心,恰如其分的表达真情实感。
所以,说话的艺术提高,需要不断磨练,从提升自己的修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