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性眼病,它的发病率在3%左右。在英文里被叫做“懒惰的眼睛”(lazyeye),意思就是说,这只患病的眼睛很懒惰,不会主动去看东西。眼科医生对弱视的定义是: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或者双眼相差2行或以上,视力较低眼为弱视。
弱视形成的原因
刚刚出生的宝宝,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和大脑,处理光刺激和信号翻译的能力很弱。这个时候,需要不停给它们精确的光学刺激来帮助它们更好的发育和训练协调配合工作。
但是,如果在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光线没有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得不到刺激,那么它们的信号识别能力、传输能力、连带的大脑的信号翻译能力皆无法得到锻炼。
从而几乎一直停滞在非常初级的水平,那么这个时候就算给他们戴眼镜调准光刺激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还是没有办法正确识别处理光刺激信号。而大脑也不能有效翻译这些信号,导致我们看不清楚,这就形成了弱视。
弱视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儿童弱视判断标准
3岁:视力低于0.5
4岁~5岁:视力低于0.6
6岁~7岁:视力低于0.7
左右眼视力表相差两行以上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5岁的儿童,戴上眼镜后的视力只有0.4的话,那么他就有可能是弱视。
平时如何预弱视?
1、多带宝宝去户外
这点非常重要!视力的发育依赖光的刺激,最理想的就是户外光线。尤其是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户外运动除了对孩子的骨骼和身体发育有好处,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视力保护方法。
2、遵守“20-20-20”法则
看电视、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时,记得每20分钟,转动眼睛看20英尺(6米)外的物体至少20秒。而且现在很多App都有青少年模式,家长可以设置使用时间、距离屏幕的远近,记得把这些功能利用起来!但注意:18到24个月以下的儿童尽量不要看电子产品。
从目前的医疗水平来看,把握3-8岁的治疗黄金期,大多数弱视都能得到良好的矫正。为了孩子拥有更“光明”的未来,通过定期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是我们可以采取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