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丸说明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22968.html最近,全国各地的中小学陆续开学,可开学不久,一个问题让班主任犯了难。原来,是家长对孩子的座位不满意:孩子长期坐在教室两侧的座位,会不会容易患上斜视?教室中的“黄金座位”,对近视防控真的有作用吗?一、坐教室两侧易斜视?医院专家表示:斜视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失常导致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两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仅一眼视轴注视目标,而另一眼视轴偏向目标一侧的现象,并非看东西的角度不正导致眼睛斜视。根据斜视的方向,可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旋转性斜视。总结:家长们要知道,坐在教室两侧的学生,一般是转动头部,而不是转动眼睛看黑板。所以只是单纯坐在教室斜侧,并不会引起斜视。二、斜视的症状有哪些?1.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有明显的眼位异常,如向外、向上等;2.孩子歪头视物,常揉眼睛;3.孩子遮住一只眼睛,以便用另一只眼睛看得更清楚;4.视力模糊和/或畏光;5.视物缺乏立体感,下楼梯慢,易磕碰。三、斜视治疗要趁早斜视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失,斜视治疗要趁早!医院提醒您:3岁以前,孩子的视力和视功能发育较快,通过屈光矫正、正位视力训练、手术矫正,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超过12岁可矫正外观,但视功能的恢复就相对困难。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两只眼睛的位置和运动不一致时,应及时到专业的眼科医疗机构做详细检查并介入矫治,做到“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以免耽误治疗时机,造成视功能损害。三、“黄金C位”能防控近视?很多家长认为“黄金座位”是指教室里,二三排正居中的那几个位置。坐太前影响视力,太后又看不清。正对着黑板,离得又近,眼睛自然就不吃力了。可事实是怎样呢?从眼视光学角度,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薄。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厚。简单来说,就是眼睛在看距离5米~6米处的物体时,基本无需动用眼肌调节,物体就能很好地成像在视网膜上。因此,视力正常的孩子坐在这个距离或稍远一些,是较合适的,这时调节眼睛的神经和肌肉是舒张的,而要看清5米以内的物体,眼部肌肉必须有不同程度的收缩。物体越近,收缩程度越高,眼睛也就越疲劳。总结:坐在教室前排并不能够缓解近视发展,在教室后排也不一定会造成孩子近视加深,家长不用在座位上纠结,想对孩子的视力有所帮助,需选择科学的方法,并督促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才是硬道理。在目前的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只能通过科学的干预、改善用眼习惯等避免近视加重。1、定期检查眼睛建议家长每3-6医院进行一次眼科常规检查,并建立“眼健康档案”,记录眼睛发育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定期检查远视储备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干预,这也是预防近视的重点。2、足够的户外运动时间每天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14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研究证实,光线可以促进眼底视网膜释放多巴胺,多巴胺可以减慢眼轴长度的伸长,有效地预防近视发生和发展。3、劳逸结合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造成近视的主要诱因之一。读书写字每30-40分钟后,要采用远眺、闭眼、眼保健操的方式放松休息10分钟。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使用过程中,遵循“20—20—20”法则,即:每看屏幕20分钟,要抬头远眺20英尺(6米以外)以外20秒以上。4、用眼光线适宜不在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读写或使用电子产品。台灯选择上,应优先选择蓝光危害为RG0、照度有AA级标称、显色指数大于80的,如果对色彩要求高,如:画画,建议选择显色指数大于90的。来源: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