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仔4岁
仔仔4岁了,从小是个活泼好动的男孩。好长一段时间以来,他总喜欢不断地眨眼、皱眉,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是觉得好玩儿,没太在意。可是,一段时间过去了,眨眼皱眉的现象依然存在,而且怎么教育都不起作用,就是改不过来。家里人急了,医院检查。
欣欣3岁
3岁的欣欣喜欢看电视,家里人向医生反映,这个小女孩坏毛病不少:一是爱把凳子挪到离电视机很近的距离看;二是总不能规规矩矩坐着看电视,要么歪着头,要么躺着,要么斜着眼;三是爱挤眼,还不时揉眼睛。
小进9岁
小进是三年级小学生,别看他小,却是个电脑游戏迷,一有空就喜欢待在电脑前。渐渐地,小进上课看黑板时老觉得不够清楚,总是眯着眼看,而且眼睛涩涩地,很不舒服。滴了抗生素眼药水,症状也没有明显好转。
医院专家的检查,排除了其他眼病后,家长们才明白,原来这几个小朋友的视力没达到正常范围,患了屈光不正,需要戴眼镜矫正。欣欣在戴眼镜的同时,还须进行弱视治疗。
近视、远视、散光,在医学上统称为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影响儿童视力发育的常见眼病,若不及时矫治,可能会引起屈光不正性弱视,从而影响儿童的正常生活和学习。
为什么这些小朋友患了屈光不正,却会有挤眉弄眼、眯眼、揉眼、不断眨眼,甚至歪头斜眼的表现呢?
医院专家介绍,由于屈光不正,看到的物体无法在视网膜上清晰地成像。为了能更清楚地看到物体,病儿需要使用比别人更多的眼部调节,故眼睛容易出现疲劳,眼部也会比较容易发红,出现干涩、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因此,病儿会有挤眉弄眼、揉眼、不断眨眼等表现。家长往往会认为是眼部炎症引起的,从而延误治疗屈光不正的时机。由于视力异常,视物不清,孩子会有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低头等)、眯眼等。
以上例子中,仔仔和欣欣被诊断为远视,须戴适度的远视镜矫正。欣欣因为矫正视力达不到0.5,被诊断为弱视,要在医生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在戴眼镜的同时进行弱视训练。儿童弱视经治疗后,视力大多数可恢复正常。小进被诊断为近视,要戴适度的近视镜矫正。
观察幼儿用眼,预防屈光不正
幼儿的远视眼与发育过程的视觉刺激强度有关。因为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不适,家长要注意细致观察幼儿用眼的习惯和动作,发现异常及时就诊,促进幼儿视力提高,减少弱视的发生。
医院专家提醒,已发生弱视者,应及早治疗。弱视治疗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研究表明:3岁以内为关键期,6岁以前为敏感期,超过12岁后治疗效果不佳,成年后弱视治疗几乎无效。弱视治疗具有时间长、疗效产生慢的特点。儿童的坚持、家长的耐心监督和定期复查,都对疗效产生良好影响。
改善环境照明和注意用眼卫生,可以减低单纯性近视发生的可能性。例如: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注意休息,定期眺望远处以放松眼部的调节;改善学习时的照明强度等。
医院拥有国际、国内眼科各专业知名专家,配备了小儿眼底广域成像(Retcam)、近红外脑成像系统(fNIRS)等国际先进的仪器设备,设有白内障、青光眼、眼视光、眼底病外科、眼底病内科、斜弱视、眼科整形与眼眶病、眼外伤、眼表与角膜病、免疫与炎症性眼病、屈光外科、中医眼科、遗传咨询等亚专业。医院擅长治疗小儿斜视弱视、青少年近视、先天性眼病。其中先天性眼病包括:先天性角膜病、白内障、青光眼、先天性外眼疾病如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如家族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小儿眼外伤等。
开展“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各界参与、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科技支撑、系统干预”的青少年视力低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国际标准的、规范的眼视光服务;在采用治疗先天性、并发性、外伤性、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等疑难复杂病例方面具有经验丰富,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全国诊疗中心;开展国际领先水平的27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患儿手术创伤更小、操作更精细、术后恢复更快;开展各种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治疗技术,解决治疗失败的儿童疑难眼底病;最先提出“眼球全球化”的理念,开展多种前后节联合手术,包括人工角膜、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除联合等8联手术;科学开展青少年视力低下中西医结合防治,融合现代眼视光学最新理论技术和中医药特色疗法优势,针对近视、弱视和斜视等疾病不同阶段的发病特点,分别提供益精明目中药、3D打印精准定位的眼部电针仪、视知觉训练、耳穴疗法、针灸推拿、杞黄明目颗粒中药制剂和视觉功能训练等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
我们将以精湛的技术,优质的服务,为广大患儿的视觉健康保驾护航,给您看得见的希望!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