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百幅西方名画下
TUhjnbcbe - 2025/1/14 21:52:00

五十一、安杰利科《圣母领报》

祭坛画位于佛罗伦萨附近Fiesole的SantoDomenico女修道院。版画中央部分描绘了大天使加俾额尔在一个门廊下向圣母玛利亚报喜。左侧,亚当和夏娃正被逐出伊甸园。对人的诅咒和解救。圣坛中描绘的情景包括圣母的生活、玛利亚生子、她与圣若瑟的婚礼、玛利亚拜访她的表姐圣依撒伯尔、基督降生、耶稣在神殿的圣职推荐以及圣母逝世时基督接受她的灵魂。

五十二、《查士丁尼大帝及其随从》

这幅作品描绘了查士丁尼皇帝及其随从手捧圣餐杯盘和祭品向基督献祭的场景。这是为帝国歌功颂德的纪念碑与英雄史诗,是拜占庭帝国政教合一的社会典型产物。

五十三、卡拉瓦乔《酒神巴库斯》

该画面中年轻的酒神斜倚在画面上,头戴古典风格的葡萄藤冠,抚着他自己宽松外套的束带。在他面前的石桌上,是一海碗的水果和一大瓶的红酒。他的左手同样对观众伸出满满一高脚杯的红酒,仿佛在邀请观众与之共饮。

五十四、夏尔丹《餐前祈祷》

描写的是一个家庭的母亲,午餐的饭菜刚摆好,准备让孩子饭前作祷告。最小的女孩还背不好祈祷文,母亲正关心地教着她。这是欧洲贫苦家庭的宗教习惯。它已经成了一种生活规律。虽没有更多的戏剧性,却具有平易近人的家庭气氛。

五十五、特纳《贩奴船》

这幅画的创作缘由是透纳一位朋友给他读一本关于贩卖奴隶的书,描绘了当时英国殖民主义者对外掠夺贩卖奴隶的黑幕。在暴风骤雨即将来袭的时候,海上巨浪汹涌,一艘贩卖奴隶的船被浪花轻易地左右着,船上桅杆上的帆已经降下了,随时有侧翻的危险。为了减轻船上的负担,奴隶贩子把死去的和处于垂死状态的奴隶丢入海中。

五十六、米勒《晚钟》

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声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

五十七、高更《布道后的幻象》

这幅看起来像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实际上是以象征主义为特点,描绘布列塔尼半岛上农妇在教区牧师讲解教义时,眼前所产生的幻象。画的是人们脑海里的幻觉,画上以现实主义手法展现,因此画的人物不是基督徒形象。布列塔尼农妇头上戴着的古怪帽子,加强了画面的装饰效果,而宗教传说中“搏斗”场面,却被处理在不太明显的地方,以象征这些虔诚的布列塔尼农妇头脑里所映现的幻象。

五十八、马蒂斯《红色的和谐》

这幅画表现的是一位妇女在餐桌前忙碌的情形,餐桌上放着水果,瓶中所盛可能是甜酒,藤蔓植物花纹均匀地分布在墙面和桌面上。在《红色的和谐》上,马蒂斯把透视法彻底抽掉,以饱满的色彩来展现一个充满对比色彩图案世界。面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室内外场景画,但每一件物品和每一处景色都脱离了它们实际中的本来面目。甚至连室内的空间,也做了精心改变,将三度的空间,描绘在了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画面与现实接近又脱离现实,加入了作者的想象力和作者对事物情感表达。

五十九、莫迪里阿尼《戴宽沿帽的珍妮》

莫迪里阿尼为珍妮创作的肖像约有25幅,年的《戴宽沿帽的珍妮》便是其中最让人着迷的一幅。珍妮肖像成为了莫迪利亚尼留给世人最后的惊艳之作。

六十、米罗《小丑的狂欢节》

与20世纪现代艺术大家毕加索、达利齐名的米罗,是一位简单至极、天真至极的艺术家,他一生都保持着童真在画画。成名作《小丑的狂欢节》,就体现了其创作的许多显著特征。

六十一、弗里达·卡洛《两个弗里达》

据信这幅画描绘了她在失去丈夫时的深深伤害。一个弗里达坐在画作的左边,这是被里维拉拒绝的弗里达姐姐,她的衬衫被撕开了,露出了她破碎而流血的心。右边的弗里达,里韦拉仍然喜欢的那个,有一颗仍然完整的心。她手里拿着一幅小里维拉的肖像。在她死后,这幅小小的里维拉肖像在卡洛的财产中发现,现在在墨西哥的弗里达卡洛博物馆展出。

六十二、提香《达娜厄》

故事内容取材于古希腊神话,众神之王宙斯化作金雨与幽禁于铜塔里的达娜厄幽会。画中达娜厄半卧在床上,仰望着变幻莫测的天空,在她的旁边一个又丑又老的仆人正用抖开来的围裙承接从天而降的金币。达娜厄毫不掩饰的肉体显得异常娇媚。画面上充满了戏剧性情绪高涨的情节。画家大刀阔斧地处理了色彩与色调的对比关系,表达了形体与色彩、明确的轮廓与柔和的体积塑造之间的一致,整个画面贯穿着内在的运动感与变化复杂的对比关系,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情冲击以及高潮起伏的感受。

六十三、弗拉戈纳尔《秋千》

作品描绘的是一对贵族夫妇在茂密的丛林中游玩戏耍。年轻的贵妇人正在荡秋千,眼光中充满挑逗,她故意把鞋踢进树林中,其夫被引得四处忙乱地寻找,她反而恣情大笑。作品趣味虽然轻佻俗艳,却很符合当时贵族的口味,无论题材与形式,都体现了典型的洛可可风格。

六十四、普桑《阿卡迪亚的牧人》

一个满脸胡子的牧人单腿跪在地上,正一字一字阅读碑上的铭文;在大胡子左侧,有一个牧人手抚墓顶,低着头看着他阅读。这个人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不识字的人,等待着从别人口中揭晓答案;大胡子对面的一个年轻人,手指着铭文敬畏地看着后面的女牧人。女牧人一只手放在年轻牧人的背上,姿态从容庄重,仿佛一面抚慰着年轻的牧人,一面陷入哲人般的沉思。她构成了全画最突出的色彩,这个女性形象令人费解,有人说她是美好人生的象征。

六十五、库尔贝《画室》

《画室》是库尔贝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件在油画处理上最复杂也最成功的作品。画面中央是他自己在画一临风景画,旁边是一个裸体的模特儿,左边是一批名士的生活场面,右边是他的一些朋友的肖像。画面的构图给人一种天真和温暖的感觉,也彩的统一以含有各种不同颜色的棕调为基础。后面的那一大块墙壁,就其玫瑰色、青色和棕色调的无限柔和而论,给人一种清新欢快的感觉。画面上的裸女是库尔贝以最擅长的绘画手法所描绘出来的。

六十六、莫罗《莎乐美》

莫罗的《莎乐美》是这个弥漫死亡气息的神话的一个具有邪谑色彩的版本,可以说是莫罗象征主义典范的代表作品,它集中体现了象征主义的绘画特色。莎乐美是圣经中的一个美女,因善舞赢得希律王的欢喜,国王答应她要什么都可以,莎乐美在母亲的教唆下向国王要约翰的人头,约翰因此被杀。这幅画表现的正是莎乐美在希律王面前跳舞的情景,莎乐美满身琳琅满目,闪闪发光,舞者梦游般的样子,象征魔法的手镯、黑豹、绚丽宫殿上恶神的形象,这一切使画面呈现一种神秘的气氛。

六十七、波洛克《第一号》

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的波洛克,以具有革命性的《第一号》,吹响了纽约进军世界艺术之都的号角。波洛克也成为“让美国现代绘画摆脱欧洲标准、在国际艺坛建立领导地位的第一功臣”。

六十八、蒙德里安《百老汇爵士钢琴曲》

《百老汇爵士钢琴曲》是一幅画,也是一首乐曲,一首爵士乐曲!正如《百老汇爵士钢琴曲》的名字一般,这是一首洋溢着优美旋律,附和着轻松节奏的都市爵士乐章。画作表现出了画家的追求——通过纯粹抽象的形式,在平面上传达自然世界秩序。

六十九、德加《舞蹈课》

该画描绘的是舞蹈课中一个普通瞬间,教练、舞蹈演员们正在大厅中上课,教练拄着拐杖以挑剔的眼神审视着一个正在跳舞的女孩儿,其他的舞蹈者有的休息、有的在一旁独自练习,有的在旁边出神地看着。

七十、康定斯基《构图8号》

康定斯基提倡绘画音乐性和精神性表现,创作于年的《构图8号》便是这一理论的结果,这是康定斯基“一战”后创造的第一幅完美的作品。

七十一、伦勃朗《十字架上的基督》

这是画家精心设计的梦境与幻觉。不同于别人的是,达利强调画面的直觉性,使每个局部都有体积,有阴影、有透视、也有质感,虽然是违反常理的组合,却表现出宗教的神秘与肃穆。

七十二、勃鲁盖尔《农民的婚礼》

它描绘了举办婚礼喜筵时的热闹场面:地点看上去像一个谷仓,墙垛用干草堆成,人们坐在用树干制成的简陋板凳上,围在长方形桌前就餐。如果读者也有过参加婚礼宴会的经历,那么尽可以将自己的感受调动起来,因为即使环境不同,但那嘈杂喧闹的气氛却是可以想象的。然而,面对混乱的场面,勃鲁盖尔仍能凭借他杰出的构图技巧,将它们和谐地组织起来。

七十三、耶罗尼米斯·博斯《人间乐园》

《人间乐园》是早期尼德兰派大师耶罗尼米斯·博斯(约年-年)的三联画作品,又译为《夏娃的创造》、《娱乐之园》,自年起为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馆藏。它作于年至年间,博斯约为四十多或五十多岁之时,是他最负盛名、也是最竭尽心力的作品。它展现出博斯时值巅峰的画艺;画作涵义的复杂性以及生动的意象都是他其他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七十四、格列柯《奥尔加斯伯爵的葬礼》

该画作源于中世纪的传奇故事,通过上下构图以两部分描绘。上部分为奥尔加斯伯爵被召回天国的情景,下部分则是下葬时的场面。该画作庄严肃穆,富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并融合了圣画像的影响和样式主义等因素。

七十五、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漫游者》

《雾海上的漫游者》作为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代表之一,蕴含着各种丰富而复杂的因素,其对国家兴亡的忧思,对生命存在与价值的思索,对待忧伤的态度等。

七十六、戈雅《查理四世一家》

描绘的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的一家,是一副家族肖像画。在这幅画中,画家采取了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将现实生活中查理四世的平庸无能和无缺昂后丑陋的外貌与不可一世的骄横性格表现了出来。画家不用画笔讨好粉饰权贵,体态上的缺陷、品格上的瑕疵,都在画面上如实地画出来,不管是平民还是国王,在他的艺术世界里一律平等。

七十七、安东尼·凡·戴克《查理一世行猎图》

该画作是查理一世的肖像画,描绘了穿猎装的查理一世在郊外的生活情景,而侍候马匹的大臣,面貌显得愚钝,还带着一种阿谀姿态。查理一世右手支着手杖,虽摆出得意的姿势,但他的内心表现却显示出虚弱感。上衣、裤子、马靴颜色搭配的富有层次感,右边树叶、树影和左边夕阳晚辉、蓝天白云形成对照,画面总体显得凝重、鲜亮、和谐、自然。

七十八、惠斯勒《艺术家母亲的肖像》

这幅油画画面中的的空气,似乎凝结在母亲黑色的长衣周围,观众的视线被强烈地压抑,而在双脚的浅色踏板处,寻到一处可以舒坦的空间。延伸到地板上的浅色调,使坐着的女人显得更为高贵,令人尊敬。侧坐的老妇,从美好的轮廓线条,依稀可以见到她曾经拥有的青春美貌;轻盈的白色蕾丝头纱和袖口花边,自然成为一种永恒的温柔象征。

七十九、弗洛伊德《伊丽莎白女王二世》

犀利的,真实的,弗洛伊德给伊丽莎白女王画得像,完全不同于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个威风凛凛的女王,超乎人们的想象。

八十、德拉克洛瓦《但丁的渡舟》

这幅画根据《神曲》的故事,表现站在船中央的但丁被维吉尔引导乘着卡隆的渡船,穿过地狱湖的情景。画中在风浪里颠簸的小船,象徵着人们被激情所折磨的情景,和被死亡威胁的悲剧,这样的主题在德拉克洛瓦的画中时常出现。在这幅画里,他运用了对比色调,以突出主题,两个站立的、裹着大衣的人物的衣着色彩,为互补的绿色和红色;这和惨烈的旋风以及一群扑向渡船的冥界裸身人物,形成鲜明的对照。

八十一、弗拉·菲利波·利皮《圣母子与天使》

这幅《圣母子和天使》中的圣母采取半侧身像,两个小天使正抬着圣子送到圣母怀中。他们身后是一个画框,而身体都在画框外,因此显得很立体,一个小天使正扭头望向画外。现藏于意大利佛罗伦萨乌菲齐美术馆。

八十二、委罗内塞《加纳的婚礼》

整幅作品以宏大宽阔的场面、深邃的透视空间和鲜艳的色彩构成,将威尼斯的繁荣景象和对婚礼节日的狂欢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传统的"加纳的婚宴"主题作品相比,委罗内塞笔下的世俗享乐氛围更浓郁,与其说以表现《圣经》故事为主,不如说是为了表现威尼斯的现世生活而作。

八十三、马萨乔《纳税银》

这副画上以连环的形式描绘了三个情节:阻拦、捉鱼及交付丁税。这个宗教故事完全被画家描绘成真实的世俗场面,表现了罗马税吏向耶稣收税的故事,画面以中央的基督及其门人群像为主,全面透视焦点集中于基督头部,光线和礼拜堂窗口进光方向一致,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富于真实感的效果。画中人都是画家同时代的普通百姓,他们按自己身份和所处的地位,被恰当地安置在真实的自然环境中,符合空间透视法则,具有深远感,人物被塑造得庄严而厚重,结构明确而清晰。

八十四、《乌尔比诺公爵与夫人》

肖像画完成时,夫妻二人已阴阳两隔,只能相望于画作中。留存至今的画作,两人超然时空,永远相视相望。

八十五、罗塞蒂《白日梦》

《白日梦》是画家以与其死去妻子长相极为相似的莫里斯小姐为模特创作的画作,其中充斥着画家对亡妻的无尽思念。画面的构图和背景极为讲究,把人物委身于一个树丛中,只能穿过树木枝丫间的空隙隐约看到云雾缥缈的远方,从而使人物与外界相对隔绝开来,而缥缈的云雾也与白日梦的氛围相结合,从而为"白日梦"的主题营造了十分巧妙的背景。

八十六、雷诺阿《游艇上的午餐》

画面甜美明丽,以一种空前的新鲜生动和自然的面貌一扫学院派的沉闷和严谨。画家虽一生贫困,然他的画大都是明朗、美丽、有着淡淡的暖意。特别是他的"感光"与"点彩"的处理往往使画面生出一种异乎寻常的明丽和朦胧,给人以一种梦幻般的美好享受。这一点在他的女性肖像画里得到了更好的体现。

八十七、劳特累克《红磨坊的舞会》

画面气氛热烈,杂而不乱;女舞者正抖动宽大的裙子,将腿高高地踢起,不时露出裙子底下的灯笼裤,这种明显带有色情意味的舞蹈是当时酒吧非常流行且被正派人士认为是不道德的康康舞,这与前景神情淡然、目不斜视的盛装女郞产生的对比使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

八十八、培根《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这幅画是培根借用17世纪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创作的《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进行的变体创作,通过流动的油画笔触,给画面蒙上瀑布般的薄纱,创造出的模糊的画面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画家似乎画出了无形的精神爆发力。这幅画创作于年,而在早些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人们长期受到战争的折磨,身在欧洲的培根也不例外,他将恐怖的战争记忆和精神上的折磨诉诸画面中,便有了他那些极具代表性的怪诞、恐怖、痉挛的人物形象,充满恐怖扭曲的悲剧色彩。

八十九、基里科《爱之歌》

右边如地中海古代城市般的建筑、左侧现代飘扬的机车蒸汽,衬托着中央不可思议的古希腊头像,红色橡胶手套割裂了空间。通过描绘萦绕着谜团的想象式景象,以艺术的手段揭示出平行现实的能力,对尼采启发的形而上运动有着关键的影响力。

九十、欧姬芙“花卉”系列

她的花朵系列,画面清澈、纯净,只用少数几种颜色,赋予画布神秘而富有生命力的气质。它们被欧姬芙细腻而仔细地呈现在画布上,花朵被放大到特写的地步,使你不得不仔细端详它们,而非只是简单地欣赏,从而去发现你从来不曾注意的细节和奥妙之处。

九十一、拉图尔《忏悔的抹大拉玛利亚》

忏悔的抹大拉在受神权支配的中世纪,人们的现实生活被说成是无边的苦海。残酷的掠夺与战争,专制的教皇与暴虐的宗教法庭,使人们长期处于恐惧、彷徨和绝望的心理状态中,加上基督教义宣扬自我沮丧、禁欲和苦行等等,苦海无边确被当时的民众深信不疑。

九十二、华托《舟发的西苔岛》

画中题材是取自当时的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想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

九十三、真蒂莱斯基《朱迪斯杀死荷罗孚尼》

此类题材往往充满了极强的暴力和性暗示,而阿塔米希亚钟情于此类题材的原因则是因为青年时期的不幸遭遇:她曾被自己的启蒙老师奸污,被告最后却被无罪释放。所以阿塔米希亚此类题材的作品,又被其赋予了情感上的象征意味。

九十四、波提切利《诽谤》

背景的建筑物由直线和拱形曲线构成,廊柱壁面镶嵌着古罗马圣者和英雄的浮雕,显得神圣而庄严,可是就在这神圣的地方,无辜者和真理受到当权者公然无耻的摧残和伤害;真理和无辜者以裸体表现而一切坏人皆以华丽的锦袍包裹,显示真理与无辜者的纯洁美好,画面人物组合靠手势动作发生互相联系,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艺术整体。

九十五、乌切洛《圣罗马诺之战》

画面中间的是佛罗伦萨军队司令尼克罗,他正在指挥士兵们战斗。他后面是一位旗手,他骑在马上拿着军旗,在旗手后面是很多士兵,他们形态各异。在画的底部,散落着折断的武器,战士的盔甲等,还有躺在地上死去的士兵。乌切罗借同一个题材研究透视关系,虽然对透视学的执著造成人物形象生动性之不足,但其研究成果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九十六、马西斯《钱商和他的妻子》

画的前景上,有一面置于桌上的凸镜。镜子里照出长方形的窗子、街道、房子和树木,同时又画进了马西斯自己的形象。画中的钱商是个钱铺掌柜,他正在用戥子称金银,神情非常专注。他的妻子则在翻阅祈祷书,那书上正画着圣母子图像(在这里反映出世俗的经商正与宗教信仰并存)。但是宗教的虔诚敌不过世俗的诱惑,他的妻子的眼神并不注视在祈祷书上,而是斜视着丈夫的活动,这正是微妙地展现了当时资产者内心生活的一个侧面。同时,应该指出,这幅画的画框上原来写着一行文字:"你是正确的天秤,必须使用正确的砝码。"看来是当时商人的道德观念的提示。

九十七、丢勒《四使徒》

这幅画由两块长条画面组成,每块画面为厘米×76厘米。在这两条画面上,丢勒分别画了耶稣的门徒约翰和彼得、保罗和马可。左图中,年轻俊秀的约翰,内穿浅绿上衣,外披红色的大氅,侧立着,聚精会神地注视着手中的圣经;一旁的年老的彼得也低着他宽大的前额,俯首阅读,彼得手中捧着巨大的金色钥匙,他们显示出温柔、善良的性格。右图中,披着浅色大氅的保罗,一手捧着圣经,一手握着利剑,双目怒视,显示出刚毅的性格,深邃的眼神,锐利而逼人;一侧的马可,手握一卷,机警地注视着四周。

九十八、拉图尔《油灯前的抹大拉》

整个画面基本处在黑暗的阴影中,只有桌上的蜡烛形成微弱的光源,散发着橘红色的光,照亮不大的一片。一个女子坐在桌前,用胳膊肘托着下巴沉思。

九十九、拉斐尔《花园中的圣母》

该画是拉斐尔所作的圣母子像中的名作,在这幅圣母子像中,圣母爱抚着圣婴,小约翰手持木质十字架,整幅画面充满了温馨和慈爱。在构图上,拉斐尔迫随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在这幅画中同样采用了金字塔式,三人组合的方式后来成为拉斐尔圣母像的一种形式。

一百、雷东《独眼巨人》

这幅《独眼巨人》,就是取材于这些希腊神话。但画家并不是完全按照希腊神话故事来构图,而完全是凭借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我们看到,画面上这个独眼巨人正从地下爬出来,虽然面目丑陋,却面带微笑,他用一只眼睛觊觎着深埋在地层里的一个裸体女性。这个裸体女性是欢乐的象征,但她似乎还在沉睡,巨人的野蛮凶猛的心灵中也依然存在着欲望和欢乐的要求。雷东用这个巨人的形象来象征生命的原始欲望的巨大力量。独眼巨人、甚至躺在绿意中的人类,更像是一种对美的“窥探”,而作品本身,仅仅是借用了神话中某些基本元素,来建构一个全新的世界。

1
查看完整版本: 百幅西方名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