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8:30,医院三楼手术室门口就坐满了等候的家属,医院王利华教授看诊后确定手术的患者家属,近10位不同斜视病情的病人陆续被推进手术室接收手术治疗。
“昨晚王利华教授看完门诊后,都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简单的加班餐后,就又开始忙碌,为住院的斜视病人设计了不同的手术实施方案。”医院的张中敏院长介绍。“住院的病人中年龄小的才4岁,大的22岁,且有复杂性斜视,有单一性的上下斜视,情况不同,针对每一个病人都要设计不同的手术方案,特别是年龄小的,需要做全麻手术”。
手术很快,大约10分钟左右就会有一台手术完成,等候中的家长由于都是斜视的病人,就多了交谈的共同话题。一位家长说道:“我家孩子因为斜视,性格内向朋友不多,有时候还会被同学嘲笑,现在好了,王教授给做了手术,再也不用担心了”。话音一落就引起家长的共鸣。“我家的孩子也是,今年都18了,平时走路喜欢低头,跟人说话也不敢看人,怕人笑话,原来担心孩子小手术不好,看过王教授的门诊才知道手术晚了,应该小时候就做了的。”旁边的另一位家长说道。
上午12:15,7台手术全部完成。为了让提前预约的患者能够如期接受手术,整整4个小时,王教授一头扎在手术中不曾歇息。眼科手术不同于其他外科手术,尤其是小儿眼科手术,眼球小而娇贵且关系着孩子的未来,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差错。所以需要医生投入更高度的集中力、注意力,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王利华教授表示,斜视,也被人称为“对眼”、“斗鸡眼”等。顾名思义,就是眼球位置的不正,患者双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另一只眼便会偏离目标。斜视患儿看东西只用一只好眼注视,斜视眼通常处于废用状态,长期下去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废用眼的视力下降或发育停顿,从而导致弱视。斜视虽然不像其他疾病一样对身体有明显影响,但其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斜视不仅破坏人体形象,对孩子心灵也会造成负面影响,使之产生自卑、孤独心理,直接影响性格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幼年发病者由于双眼没有协调工作的机会,双眼单视功能得不到发育,不能产生良好的立体视觉。不具备立体视觉的人看任何物体都将是一个平面没有深度和远度,在学习和就业方面将受到很大的限制。
另外目前儿童斜视治疗的方法包括戴镜和手术矫正。如内斜视患儿同时有中高度远视时,戴全矫远视眼镜能完全矫正内斜视时,这样的内斜视就要靠戴镜来治疗;如屈光检查没有什么度数,靠戴镜也不能改善斜视,那么就得通过手术来矫正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