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关于开展年春季学期中小学生视力监测主要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明确要进一步规范校园视力监测和近视防控相关服务工作,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
一起来看相关工作重点???
报送主要信息项目
左眼裸眼视力、左眼屈光度,右眼裸眼视力、右眼屈光度。
数据报送办法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要求,每年为学生安排两次视力监测,相关数据需录入到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信息管理系统。为避免数据重复填写,已在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信息管理系统新增数据导入/导出功能。
各区各校可以结合实际需要,选择从教育部平台或北京市中小学健康信息管理系统录入,再将其结果批量导入至另外一个平台。
中小学指定专人负责视力监测相关信息数据报送工作,数据要保证真实性、严谨性、科学性。可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数据一并报送,数据录入等具体报送工作由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负责。
注意事项
严禁无资质机构入校开展视力检测,严厉打击虚假违法营销宣传行为,严控近视防控产品和服务质量,严格视力监测数据安全管理,严格视力检测与相关服务督导检查,切实维护儿童青少年健康和权益。
学校需统一组织视力监测,不得出现简单通知学生医院等相关机构检测获取数据、再向学校报送数据的情形。
学校和家长要及时查阅监测结果,对视力异常的学生,学校及时向家长反馈结果,告知家长带孩子到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检查确认,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干预,控制近视发生、发展。
许多家长都很关心孩子视力发育,对于视力监测也存在一些疑问,小编整理了几个热点问题,一起来看看——
热点问答
为什么要定期开展视力监测?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定期开展视力监测,为学生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
为什么要建立视力健康档案?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眼屈光发育的敏感期,绝大部分学生近视眼都是在这个时期内发生、发展的,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眼屈光状态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强化视力健康管理,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让视力健康的学生“不近视”、有近视趋势的学生“迟近视”、已发生近视的学生“慢近视”“低近视”。
因此,可以说,定期开展视力监测是防控学生近视的有效手段。
中小学生视力监测,有哪些注意事项?
?监测前一天,晚上应早点休息,不要熬夜;若配戴软性(硬性)隐形眼镜,可停戴一天;
?监测时,学生应将“个人信息条码”带至监测现场;若配戴角膜塑形镜,应告知工作人员配镜度数;
?监测时,先查右眼、后查左眼,监测前不要揉眼,监测时不要眯眼、斜视、偷看、身体往前伸。使用遮眼板时,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
如何看懂孩子的筛查报告?
国家要求的标准规范是5分记录法。在检查报告中,我们可以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