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11月7日,大别山南麓的湖北黄安县(今红安)七里坪镇外的倒水河滩上,锣鼓喧天,红旗招展。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这里举行成立大会。
数万名红军指战员排着整齐的队列,接受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首长的检阅。在红十二师的战旗下,一位英俊的年轻人立正挺胸、目不斜视,潇洒的身姿透出一股英气。他就是新任红十二师师长的陈赓。陈赓原任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刚在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完“顾顺章事件”,即奉命转移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此时,这位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优等生,为能与当年的校长刀对刀、枪对枪地进行厮杀而感到兴奋和激动。这年,陈赓才28岁。
新组成的红四方面军为粉碎国民党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采取“外线出击”的策略,决定于11月10日发起黄安战役。陈赓奉命率红十二师和配属的红十师三十团,在黄安赤卫军的配合下,围困黄安城,协助兄弟部队打击增援敌军,进而消灭守城的敌六十九师,夺取黄安城。
黄安城是鄂东北的重镇。守敌是敌六十九师的两个旅共4个团的兵力。师长赵冠英,此人只有一只眼,又称“赵瞎子”。赵瞎子明白自己处在红军的包围之中,因而费尽心机想出了一个坚守黄安城的办法:师部和旅驻黄安城内,利用坚固的城墙构成核心防御;以旅防守城西、城北、城东的附近地区,将前沿阵地设到城外的下徐家、东王家等地;配属该师的三十师团驻离黄安城不远的交通要道—桃花、高桥。此阵名曰“众星捧月阵”,其意图是外围据点与城内核心相互可以协作配合,形成立体防御体系。
陈赓以4个团的兵力围困黄安城,并要消灭敌六十九师,虽在兵力上相差无几,但在武器装备上却不如对方。强攻猛打对红军是不利的,而且过早的消灭黄安城守敌又达不到围敌打援的目的。陈决心智取黄安城。
二
红十二师师部。陈赓站在地图前亮出了破阵的第一招“摘星星”:“下徐家、东王家等城外据点是敌军防御的前哨阵地,这是保持与黄陂、麻城敌军联系的联络点。赵瞎子以这些据点作为外层防御线。同时,当他守不住城时又可通过这些据点往外逃窜。我们要长期围困黄安,首先就要拔掉这些据点,使赵瞎子与外界无法联系,成为瓮中之鳖。”陈赓边讲边在地图上指划着。“我的作战部署是:先摘下这些星星,扫清城外之敌,修筑工事,长期围而不打,把赵瞎子拖疲、拖垮,最后一口吃掉他。”说到这里,陈赓用眼光扫视着在座的各位团长,见无异议,就下达了作战命令:“三十四团许世友,三十六团徐海东,你们两个团分别向下徐家、东王家发起攻击,拿下外城据点中的这两块硬骨头。三十团、三十五团的任务是在凉亭岗、王家湾修筑阵地,准备阻击城内敌军增援外城据点。”“是,坚决完成任务。”几位团长接到任务后,立即就去部署部队的行动。
11月10日夜,黄安城外一片寂静。突然,“哒、哒、哒”一阵机枪声骤起。城北和城西两个不同方向同时传来了红军战士的呐喊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三十四团和三十六团向下徐家、东王家发起了猛攻。
敌人的轻重机枪像一条条毒蛇吐着腥红的火舌,在红军战士身旁舔来舔去,呼啸而来的炮弹把无数碎石、泥块抛向天空,刺鼻的火药味呛得人透不过气来。一个红军战士倒下了,又一个倒下了。敌人拼命顽抗,三十四团进攻受阻,三十六团的进攻也很不顺利。这时,黄安城门大开,2个团的敌军从南门冲出来,增援城外据点。战斗到了最紧张、激烈的时候。
面对这种复杂的战况,陈赓重新调整了部队。“通讯员,命令三十五团接替三十四团攻打下徐家,三十四团立即赶到三里店修筑阵地,严防城内敌人南逃。”
清晨,浓雾弥漫。陈赓率三十四团越过倒水河直奔三里店,占领了公路两侧有利地形。当飘浮在田野的浓雾刚刚散去时,公路上出现了黑压压的敌人。敌军离三里店越来越近。突然,“砰”的一声枪响,刹那间,公路两旁亮出无数火红的战旗,一排排子弹像暴风雨般袭向敌群,前来增援的敌人来不及还手就退了下去。
不久,在炮火的掩护下,一群亡命之徒嚎叫着像饿狼一样又向红军阵地冲来。“冲啊!”团长许世友拔出雪亮的大刀跃身冲入敌群,战士们地纷纷挥舞大刀与敌展开肉搏。只见阵地上刀刀见红,血肉飞溅,敌人被红军战士杀得魂飞胆裂,丢下一片尸体,狼狈地逃回城内。城外据点的敌军见援军无望,士气顿失。14日,东王家被克。红十二师乘势扩大战果,向下徐家等敌军据点发起猛攻。21日,胜利的捷报传到红四方面军总部:敌六十九师在城外的所有据点全部被红十二师攻克。
陈赓在黄安城外旗开得胜。
三
在红三十四团阵地前沿,陈赓举起望远镜观察黄安城内的守敌。城头,“赵瞎子”也在看红军的阵地:城北、城南、城西都是红军,城东的红军已兵临城下。赵瞎子明白,困守黄安等于坐以待毙,此时,也只有突出重围一条路了。
11月22日、赵冠英以旅全部兵力向南反扑,遭到红三十四、红三十六团的迎头痛击。激战一小时,俘敌人,余敌溃回城内。
要把赵瞎子打痛,让敌军只能龟缩于城内而不敢伸头探脑,怎么打?在哪儿打?陈庚凝视着指挥部的黄安城沙盘模型思考着,眼光从黄安城向南移动—那是敌人逃跑的必经之路。忽然,一个妙计闪入他的脑海:摆一个口袋阵,诱敌出城,野外歼敌。
11月23日,敌六十九师以三个团的兵力再次出城,企图打通南逃的通道。在红三十四团郭家岗阵地上,许世友赶紧调整兵力准备迎敌。正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一位骑兵通讯员飞马来到许世友面前:“师长命令你团撒至五里墩东侧隐敝待命。”
“什么,你再说一遍。”许世友望着远处的敌群,不明白师长为什么放着敌人不打反而要撒的意图。
“陈师长说要设一个口袋,让敌人离城远点,使城内的火力无法支援,在野外消灭这股敌人。”通讯员喘了一口气后,传达完了陈赓的命令。
许世友马上明白陈赓是要发挥红军野战特长,避免红军火力弱的短处。他高兴地把手一挥,说了句“撤!”就带着部队向南移动。
胆颤心惊的敌人出城以后,见公路两旁空无一人,便一窝蜂地向南奔去,以为这一下捡了一条命。
陈赓见敌军一头钻进我军的口袋,就笑着对身边参谋道:“该扎口袋了。”随着一阵嘹亮的军号声,红军从天而降,红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团分别从东、南、西三个方向逼进敌军,仇恨的子弹从四面八方射向敌群。猝不及防的敌旅被打得晕头转向,像一只无人驾驶的破船在火海里荡来荡去,一会儿东,一会儿西,原地团团打转,只有躁闪之功,全无还手之力。敌兵有的成了刀下鬼,有的举起了发抖的双手。
偏西的太阳放出血红的光芒,将战场染得一片通红。战斗胜利结束了,近千名惊魂未定的俘虏排着队被押向后方。战场上,血泊里躺着一具具残缺不全的敌尸。田埂边、山坡上,横七竖八的抛撒着枪支和弹药。陈赓望着这壮丽景观,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转身命令参谋:“通知部队乘胜向黄安追击。”红十二师紧追敌溃兵向黄安城压来,三十四团、三十五团、三十六团和黄安独立团分别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直逼黄安城下。
四
郭家岗一战把敌六十九师打掉了魂,赵瞎子领着残兵败将龟缩在城内再也不敢出城了。其间,红四方面军在峰山一线,两次伏击增援敌军,歼敌数千人。
敌“围剿”指挥部见解救无望,只好每天派飞机向黄安守敌空投物资。为断敌补给,陈赓将各团的机枪集中起来,统一部署在敌机来的方向。当敌机快飞临黄安城上空时,各机枪阵地马上对空射击,吓得敌机不敢低空飞行。有时敌机好不容易突破机枪的阻拦,飞到了城外上空。驾驶员往下一看,“奇怪,怎么城里城外都是信号布,这东西往那边丢呢?”原来,陈赓布置城外部队学着敌人摆信号布,你铺红布,我也摆上一片;你放兰布,我也依葫芦面瓢。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敌机弄不清情况,稀里糊涂地将大批物资送到了红军阵地。
在红军的严密封锁下,黄安守敌到了“拆毁民房当柴烧,杀猫宰狗做口粮”的境地,发出一片啼饥叫苦之声。此时,赵瞎子只有哀叹:“危绝地,孤军挣扎,天寒地冻,人尽夏衣,困处重围,粮弹俱绝。”
陈赓率红十二师在黄安城外围困敌六十九师时,红十一师和红三十团、黄安赤卫军在城南的西张园、小峰山、五云山、崎山、寨山等地区,击溃宋埠、麻城、黄陂敌军共12个团的增援,歼敌数干人,并乘胜追击,威逼黄陂、宋埠。敌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援。赵瞎子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
五
陈赓采取摘星星、布口袋阵、断敌补给三招,把赵冠英逼上了绝路。红四方面军总部根据敌六十九师弹尽粮绝,战斗力大大减弱的情况,把方面军主力全调到黄安城外,下达了12月22日对黄安守敌发起总攻的命令。
陈赓的红十二师担任主攻部队。为了减少攻城时的损失,陈赓一面布置攻城的准备,一面对赵瞎子亮出了最后一招“四面楚歌”。
被围困得铁桶一般的黄安城,到了夜晚就沉寂下来。突然,城北红军阵地上响起“白军弟兄真可怜,官长拿你不当人,张口骂来动手打,饿死他乡无人问,哎呀呀,好可怜,又何必为他去卖命!”的歌声。城南也不示弱,举起喇叭向敌喊话:“你们的援兵被打垮了,再抵抗就是死路一条!”
“赵冠英派到宋埠搬兵的刘存吾被我们活捉啦!”
“……”
城西三十六团的办法更绝,他们在阵地上点燃篝火,锅里的肉味和稀饭的香味被西北风吹到城墙上,引得不少白军士兵不顾危险,深夜翻墙下来投降。陈赓让这些白军士兵吃饱后,又要他们返回城内,回城的士兵在敌营传播红军的政策:“他们优待俘虏”,“援兵被打回去了。”最有吸引力的还是大胡子士兵讲的:“他们的饭菜真香:我一连吃了3碗稀饭、2个大馒头。有个长官对我说,去劝弟兄们投降吧,要回家还发给大洋。”城内守敌经陈赓的攻心战,军心涣散,完全丧失了战斗力。赵瞎子寿终正寝的时刻终于到了。”
12月22日夜十时,3发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总攻开始了。陈赓指挥红三十五团迅速登上西北城头。敌师长赵冠英见城门已破,急令部队从南门突围。城外红十一师和红十师三十团与城内红十二师两边夹击,将敌5千余人全歼于城外西郊。
翌日,黄安赤卫军在通往河口镇的路上捕获了一个穿大褂的可疑人。原来赵冠英命令部队突围后,化妆成老百姓从西门潜逃。谁知,赵冠英无论怎么化妆,那一只装了羊眼的瞎眼睛还是把他的身份暴露了。赵瞎子被押到指挥部,他供认:“我就是赵瞎子,我就是赵冠英。请红军先生和父老们开恩,留我一条命。”陈赓轻蔑地说:“知道你是赵师长,你那众星捧月阵,不行呀。”“长官你是?”“怎么?我们斗了43天阵式你还不知道我是谁?我就是陈赓。”赵瞎子目瞪口呆望着陈赓膜,口中喃喃自语:“长官年轻有为,后生可畏。”
至此,无日不战、无战不烈的黄安城战役宣告结束。总计歼敌00余人,生俘近万人。缴获枪支余支,追击炮10余门,电台一部。陈赓到鄂豫皖后的首次大战,就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名扬大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