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过年解禁电子产品万一养出个网瘾儿童怎
TUhjnbcbe - 2025/2/10 16:32:00

过年的时候,无论是出门走亲戚,还是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都导致我们有时候没办法每时每刻都陪在宝宝身边,这时候为了安抚宝宝的情绪,麻麻们会考虑解禁电子产品,用手机或是IPAD上的游戏和动画片吸引TA的目光。可是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呢?

1.电子屏幕是视力和智力杀手?

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对大人来说,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要是有段时间看不了都容易焦虑不安。

栗子妈观察到,月龄较小的宝宝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总是会很兴奋,特别是对手机或是平板电脑一会儿变亮、一会儿黑屏的功能很是感兴趣,小手使劲儿伸着,就想抓过去,有时你不给还有可能哭闹。

但是作为妈妈,我们还是对这些电子产品如临大敌,特别是当爸爸边玩手机边照顾宝宝的时候,会迅速制止这种行为。为什么我们要尽可能地使孩子远离电子屏幕呢?

(1)确实对视力发展有负面效果

有一个现象大家都知道,当我们长时间盯着电视或是手机,逐渐地会发现我们与屏幕的距离会越来越近,而且容易恍神,眼睛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必须要努力睁大眼睛才能看清楚屏幕上的内容。

其实宝宝看电子屏幕的时候也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而且因为宝宝的视力系统还未发育完全,这种不好的影响会比成人严重得多。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手机、平板、早教机、故事机的显示屏幕都属于一个叫VDT的屏显,对于小宝宝来说,如果过早接触,很少情况下能保证使用正确姿势去观看。长时间东倒西歪地观看的结果就是眼部肌肉张力不一致,容易形成视疲劳。

同时也会进一步影响视网膜的成像效果,在宝宝长大之后,有可能会出现近视、斜视、弱视等更严重的状况。

(2)对智力影响要分情况讨论

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过早接触这些电子屏幕,会阻碍他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心智方面,实际上这里说的电子产品主要是指电视。

过去我们总说,电视时代培养了一群沙发儿童,是因为电视屏幕与宝宝之间的互动是单向的,这是一种被动接受信息灌输的过程,如果长时间保持这种方式的交流,对宝宝关键期的智力发育存在不利。

同时也会影响阅读习惯的培养,因为当孩子习惯了电视里大面积鲜艳色块的画面,当TA在重新阅读绘本和纸质书上的内容,一时半会儿接受不了,排斥心理会比较明显。

但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的内容显然互动性更强,目前也没有证据明确表示适度使用它们会影响宝宝的后续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栗子妈也没办法给出准确判断。

但是滥用的后果还是非常可怕的,毕竟2岁以内的宝宝是没有办法将屏幕中的各种物体和场景与周围的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如果经常让TA通过用手指戳点屏幕的单一方式观察并体验生活,先期孩子就会缺失很多经验。

2.宝宝多大才能接触?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AAP)最近更新的文章称,他们认为18个月以下婴幼儿应该禁止使用任何电子设备,不过与家人的视频通话除外。此前,他们的观点是两岁以下的儿童禁止在任何情况下接触。为什么会放宽条件呢?他们的发言人表示这是“基于最新的研究,现阶段能给出的最好建议”。

确实,已经全面进入“荧幕时代”的我们现在很难在现实生活中完全隔离孩子和这些产品。之所以会把与家人的视频通话的场景单独拎出来,是因为这能加强宝宝与亲人的联系,比如孩子爹出差在外,想看看宝宝、听听宝宝的声音,就不用强制性地只能用语音的方式了。

对18个月-2岁的宝宝,应该以教育性内容为主,由家长亲自挑选,并陪同孩子一同观看或是使用。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把电子产品作为安抚孩子的方式,同时也要保证宝宝与屏幕一臂的距离是底线距离,连续用眼不能超过20分钟,间隔必须有休息的时间。

电子产品现在正在一步步革新我们受教育和学习的方式,所以对于2岁-5岁的孩子可以用这个媒介进行学习,但要避免他们观看无关的垃圾内容和暴力画面,还要限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比如说一天下来,不能超过一个小时。

3.家庭教育不当才会导致“上瘾”?

妈妈们都特别担心将来家里培养出个“网瘾少年”,所以都一直盯着电子产品这个“死物”不放,会不会上瘾最后还是跟一个“活物”——也就是我们的家庭教育有直接关系。

我们都知道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感,但大多数时候又不能以身作则,做出好的示范。宝宝长时间处在一个“手机迷”和“平板迷”的家庭环境中,怎么避免耳濡目染地过早接触呢?

其次,良好的亲子交流和互动才能真正取代这些”电子保姆“,如果能向宝宝提供有趣味性的户外活动、玩具、绘本或是书籍,孩子自然不会一味地缩在家里沉迷于这些电子产品,在这个上面寻求刺激感或是情感寄托。

比方说现在过春节的时候,就可以带宝宝多去亲戚家和朋友家串串门,让TA和其他的宝宝一切玩耍;要带孩子回老家的妈妈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带上宝宝喜欢的小玩具或是绘本;如果附近有主题性的节日活动,也不妨带宝宝出去遛遛~当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一味地禁止使用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你不让TA玩,但是TA会看到别的小朋友在玩,然后这种想玩的渴望就会加深,当他真正可以玩的时候,就会出现疯狂沉迷的现象,这称之为“报复性反弹”。

所以,不必过度妖魔化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我们怎样去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和内容引导才是真正要去考虑的事情。

1
查看完整版本: 过年解禁电子产品万一养出个网瘾儿童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