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寒假开始,孩子每晚看电视到凌晨,第二天睡醒后,又继续看,寒假过去一周了,作业都还没动,说了他又不高兴”,一大早出去买菜,遇见楼上邻居,便开始“抱怨”沉迷于电视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
的确,很多孩子在假期中“放飞自我”,电视从早看到晚的看电视,一个动画片结束后赶紧转到另一频道,生怕浪费一点时间;就连吃饭,都要“三请四催”,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电视,似乎连“魂”都要被电视机“勾走”了。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姐姐家8岁的儿子就是一枚妥妥的电视迷,小时候孩子一哭闹,爷爷奶奶就会给他看电视,现在改都改不过来。前段时间,看着孩子成绩下滑厉害的姐姐,强行断掉家里的网络,“逼迫”孩子看书学习。最终事与愿违,孩子竟然“威胁”姐姐,扬言:“不让我看电视,我就离家出走”。
看着“倔强”的孩子,姐姐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一边对电视深恶痛绝,一边又束手无策,不堪其忧。但显然强行断掉电视,逼迫孩子学习的办法是无效的,想要戒掉孩子的“电视瘾”,“堵”并不是好办法,而巧妙的“疏通”或许才是长久之计。
探究:孩子为什么想看电视?
①增加与同学间的“谈资”
在跟小侄儿交谈中得知,小侄儿之所以喜欢看电视,是想在跟同学交流时有更多的“资本”。为了增加与同学交流时的“谈资”,才长时间沉迷于电视节目。
小侄儿说:如果我不看电视,别人说某部动画片中的人物时,我不知道就很“没面子”。他盲目的认为,动画片看的越多,就越有与同学聊天的“资本”,就越能交到好朋友。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②节目丰富,有吸引力
如今各种电视节目,丰富多样,能给孩子带来愉快的观看体验。相对于看书来说,看电视更轻松,只需要坐在沙发上,被动的接受就行,无需思考。
③家庭环境影响
很多父母白天上班忙,晚上下班后,就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深受父母的影响,爱上看电视。
了解:孩子沉迷于电视有哪些危害
1、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芝加哥大学生物心理学家勒维曾经指出:“脑子是被设计来接受认知挑战的。脑子就像肌肉,如果不运动,脑子就会萎缩。”
倘若孩子长期沉迷于电视,被动的接受画面中的场景,而不去主动思考,打闹自然会“萎缩”。
德国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及罗伯特·J·琼维斯,就电视对儿童创造力的伤害,做过一项研究,看完让人大吃一惊!
研究中有项内容是让孩子们“画小人”,三组5岁儿童,第一组几乎不看电视,第二组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第三组是看电视和内容都不受限制的,结果一目了然。
几乎不看电视的孩子,所画出的“小人”形象各不相同,孩子们也会通过自己的想象,赋予“小人”不同的形象及表情。而喜欢看电视的孩子,画出来的“小人”表情木讷,有点甚至不像“人物”。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据心理学家研究表示:沉迷于电视的孩子,面对电视中的画面,发出的刺激信号不会经过大脑任何转换,他们只会像个木头人一样坐在沙发上看就行了,所以国外把爱看电视的孩子称为“沙发上的土豆”。这类孩子,往往比不看电视的孩子,缺乏创造力与想象力。
②易造成孩子近视
据全球青少年近视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初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70%,而美国青少年的近视率约为25%,澳大利亚仅为1.3%,德国的近视率也一直控制在15%以下。究其缘由,是越来越多的手机、电视占据了孩子的休息时间,长时间高强度的用眼,造成近视或视力减退。
孩子视觉功能发育不完善,长期沉迷于电视,对于电视节目中强光的直接刺激,眼睛视觉难以调节和适应。尤其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长期看电视,很容易造成斜视、近视等问题。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年,美国儿科协会研究表示:避免让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因为过早让孩子看电视可能会有碍幼儿的发展。
③易造成亲子关系不融洽
孩子一旦沉迷于电视,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时间就会变少。而很多父母自己也喜欢追剧,一有时间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不主动陪孩子玩。久而久之,就会导致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的淡化,削弱了亲子关系。
《定本》一书中也明确提到:如果让孩子每天看电子产品的时间累计4小时以上,就相当于完完全全的放弃了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往往不懂表达,不会和人相处,遇到问题很容易走极端。
④易引发早恋或“早熟”
如今的电视节目,没有经过严格审核,就流向大众。一些“大尺度”的画面或剧情,过早让孩子获得,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很多“早恋”、“早熟”的孩子们,不少就是受电视、电影的影响。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在节目中就公开表示:如今的电视节目,是影响孩子早恋的原因。
疑惑:孩子可以看电视吗?
电视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正确规划看电视时间及内容,让孩子养成科学的看电视的习惯,引导孩子区分什么节目该看、什么节目不该看。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倘若规划不当,任由孩子毫无节制的观看,将对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办法:孩子沉迷于电视,家长应该怎么办?
1、不要正面冲突,“堵”不如“疏”
对于已经看电视上瘾的孩子,家长不要与孩子发生正面冲突。想要戒掉孩子的“电视瘾”,“堵”不是办法,巧妙的“疏导”才是万全之策。
著名艺术家金星老师在节目中表示,自己的小女儿也爱看电视,但金星从不阻止女儿看电视,有时甚至还“鼓励”孩子看电视。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深知现在的大多电视节目对孩子不利,于是金星装在女儿卧室的电视,没有联线。而是托朋友从国外,买了很多迪士尼原版英文动画片,让女儿想看就看。并与女儿约定,没看完一集动画片后,就写一篇心得。
女儿照做了一段时间后,金星发现女儿不仅英语水平很好,看电视也非常有节制,每天看一两集后,就不会再看。甚至有时候,为了不写心得,她宁愿放弃看电视。就这样,金星不想让女儿看电视的目的也达到了。
2、做孩子的眼睛,观看高质量节目内容
如今的很多动画片都有不少暴力或血腥的画面,父母应做好孩子的眼睛,过滤不良内容,尽量让孩子观看高质量的节目内容。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专题研究显示,有两类节目最适合少年儿童观看:一类是儿童文学作品,像儿童文学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另一类是知识性作品,如《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
这些节目不但能丰富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还能增加孩子与同学交流的“谈资”,让同学对孩子刮目相看,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3、限制孩子每天观看的时间
与孩子一起协商制定每天的观看时间,一般3-4岁的孩子每天观看时间不超过20分钟;4-5岁的孩子每天观看时间不能超过25分钟;5-6岁的孩子每天观看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上小学的孩子,每天观看时间不能超过1个小时。
孩子沉迷于电视怎么办?同时并规定周一到周五,孩子放学回家后应先完成作业,作业写完后才能观看;周末两天可以适当增加30分钟的观看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制定好时间后,就必须执行,不能因为孩子哭闹、耍赖,而拖延或延长观看时间。
4、丰富孩子的课外活动
首先,父母应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孩子面前尽量少看电视、少玩手机,多看书,这对孩子是无言的影响教育;
其次,丰富孩子的课外活动,比如陪孩子做游戏、给孩子讲故事、亲子共读或进行体育锻炼等。
伏尔泰曾说过:“生命在于运动”,正处发育期的孩子,合理的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还能从运动中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反应能力及专注力,对学习和成长都很有益处。
最后,鼓励孩子多与同学交往,让孩子“走”出去,而不是整天宅在家里。人天生是群居性动物,孩子更需要与同伴相处,常跟同伴一起玩耍,学习同伴身上的闪光点,将有助于提升孩子社交能力,让孩子更开朗活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有利。
电视是把双刃剑,父母没必要完全禁止孩子看电视,但也不能让孩子毫无节制的看。对于已经上瘾的孩子,家长应控制孩子观看的时间及内容,明白“堵”不是办法,巧妙的“疏导”才是万全之策。
最后,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有时间”陪伴孩子,而不是让电视、手机等冰冷的电子产品取而代之,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关爱中成长,不再沉迷于电视。
今日互动话题:你家孩子会沉迷于电视吗?
参考资料:《陪孩子走过小学》作者李志林-9
注:配图与本文内容无关,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