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候考
面试候考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许多考生认为候考只是一个简单等待的过程,其实,这时面试已经开始了。真正的面试高手,不是在面试场将对手打倒,而是在候考室里面就把对手从心理上给打败了,这才是面试的最高境界。在候考时,应该注意调控自己的心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静制动。部分考生进入面试候考室后,急于寻找自己的竞争对手,并试图与之攀谈。此种做法充分地暴露出自己心态浮躁,没有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存在攀比的心理。带着这种心理参加考试,势必会影响自己实力的发挥,被别人左右。还有一些考生,自进人候考室内便与身边的人窃窃私语,这极易让候考室的引领人员对考生产生反感。在紧张的候考室内,引导员若对该类考生进行旁敲侧击,很容易影响该类考生的情绪,从而影响发挥。考生应该学会安定自己的情绪,学会以静制动。
2.温故知新。在候考室内,部分考生虽然不苟言语,但是内心却极为紧张和不安。该种情形下,建议考生微闭双目,回忆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备考之路,梳理一些常规题型的内容。
3.端正心态。候考室是调整心态的缓冲地带,调节好心态,尤其是对缓解紧张的情绪非常重要。在候考室内考生不要抱着“必胜”或“担忧会输”的心理。考生可回顾自己的付出和备考的艰辛历程,从而做到“看破红尘”,看轻成败,此种心态往往更有助于自己实力的发挥。
二、敲门
如果没有人通知,即使前面一个人已经面试结束,也应该在门外耐心等待,不要擅自走进面试房间。自己的名字被喊到,就有力地答一声“到”,然后再敲门进入。敲门时千万不可敲得太用劲,以里面听得见的力度为宜。听到里面说“请进”后,再进入房间。敲门时考生应用右手食指弯曲后敲门(左撇子除外),其余手指握在手心,不要用多个手指甚至手背、手掌敲门,声音会很杂乱,不好听。声音应大小适中,间隔0.3~0.5秒,敲三下,敲门声音要坚定而不紧张,有一定力度,但很谦虚。
不要太快,那样会给考官很轻漫的感觉;不要太慢,那样给人懒洋洋的印象;不要太轻,考官听不到,听到了也认为你胆子太小,紧张过度,过分谦卑;不能太重,考官受到猛烈惊吓,会有野蛮的感觉。敲门完毕,等待3—5秒,如果没听到考官说“请进”的口令,考生应当再次敲门,声音适度提高一点点。如果没有间隔,连续敲门,考官可能会感觉你像是执法人员上门检查。当然,如果考场门是敞开的,你只需要对引导员含笑说“谢谢”后立定,面向考场内考官席,在1~2秒内稍微整理一下姿势和仪态,即可步入考场。
三、入场
从考官看到你进入考场时起,真正的面试就开始了,考生应以良好的仪容、仪态和微笑、自信、谦虚的表情面对考官。此时,你应很自然地扫视一下整个房间,确定面试考场的基本布局(包括自己的座椅位置)。然后面带微笑,用目光逐一向各位考官致意,这就充分表现了你的修养、稳重、信心和力量。请注意,保持自然的、热情的微笑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说明你自己是放松的,而且你在表现风采的同时,微笑已经开始在你和考官间进行积极的情感交流了。
这时,考生应迈着优美、稳健的步子走向考官。优美的步态有一种轻快自然、从容不迫的动态美。要想显出朝气蓬勃、矫健有力,就应该以大腿为主动力点,用双胯向上提的力量带动双腿,抬头挺胸,伸直全身,重心落在脚尖,两臂自然摆动;目光保持与主考官的视线接触,不要看着天花板或盯着自己的脚尖,你的步伐可以比平时快四分之一。不要小看这些关于步态的建议,一个垂着肩、驼着背的应试者,会给人悲观消极的印象。而缓慢的步伐,会表明应试者对自己、面试以及考官的消极和不愉快的态度。聪明的面试者会用他略快的步伐向考官声明:“我要去做非常重要的事情——面试,并且我的面试会获得成功。”
除此之外,这样的步态会增强应试者的信心,挺胸、抬头、加快步伐,你会发现信心倍增。走路时比较忌讳的是摇头晃脑、东瞅西望、左右摇摆。以均匀但稍快的步伐走到考生席旁边。站定后,应向考官、工作人员问号:“尊敬的各位考官(教师说课面试说评委)、各位工作人员,大家(你们)好!”问完好之后,应向考官鞠躬,鞠躬或点头致意得体大方,一般鞠躬以30度为宜。站立时,身体要正对考官,挺胸抬头,直背舒肩,目光平视,面带微笑,表现出充分的自信和对面试的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