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先天性肌性斜颈这5种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
TUhjnbcbe - 2025/4/2 18:25:00

前面的文章我们讲到先天性肌性斜颈(先天性歪脖子)的定义与临床症状,很多网友都留言该怎么样治疗歪脖子,这篇文章将着重介绍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希望对早期发现的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人群有一定的康复指导作用。

先天性歪脖子?出现这些症状应该注意是肌性斜颈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因为早期肌性斜颈发生时,肌肉尚处于柔软的状态,此时对颈部或者脸部的影响还没有那么明显,肌肉的手法矫正的效果还是比较优越的。当长期肌性斜颈处理不当时,容易引起肌肉痉挛、挛缩,导致肌肉僵硬,从而对颈部和脸部的影响很大。因此,婴儿期先天性肌性斜颈采用保守治疗,大多疗效满意。随着年年龄增加,若保守治疗无效可采用手术治疗。但一般认为,12岁以上手术可矫颈正畸形,但面部畸形难以完全恢复正常。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5种治疗手段

适用于出生后和不满半周岁的儿。在此年龄段,难以顶料胸锁乳突肌内的肿块是否会自行消失,所以应积极采用外治法治疗,防止肌纤维挛缩。

1、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通过按摩等方法改善颈部胸锁乳突肌的缺血、痉挛、挛缩状态,从而改善颈部的血运循环、促进颈部代谢物质的分解与吸收、促进颈部损伤肌肉的恢复与重建,以达到先天性肌性斜颈恢复的作用。

其操作要点为:用用拇、食指对挛缩的胸锁乳突肌进行柔和的捻散捋顺,边揉捻边将患儿头颈扳正,每次15分钟,每日1~2次。轻度挛缩的胸锁乳突肌可以逐渐得到舒展,头颈姿势恢复正常。2周岁以上的患儿,可行手法牵引,操作者坐位,双膝并齐屈曲90°。患者仰卧上,头向右侧,颈部枕在操作者的右大腿下段,枕部悬空,头部稍过伸。操作者用左手轻按两侧锁骨,右手置于头顶,缓慢的将患者脸部向患侧旋转,枕部向健侧旋转,范围由小到大。

2、重物固定法

可以用沙袋或者米袋等重物进行矫正,其运用的原理是通过物体的重物来维持患者的姿势,以达到姿势矫正的目的

具体的操作是:患儿仰卧床上,脸部向患侧,枕部向健侧,用沙袋或者米袋固定维持在此位置上,保持头在上体位,维持在这个动作10-15分钟,每天进行2-3次。每次用沙袋固定之后,用热毛巾进行热敷5-10分钟,使颈部血运循环更加充分,以快速代谢颈部代谢物质,从而促进先天性肌性斜颈的恢复。

3、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先天性斜颈的局部血液循环、消炎止痛、消肿化瘀等。

具体可以采用超声热疗、药物热熨、低频电疗等措施,以促进肿块消散,缓解肌肉痉挛。

4、药物注射

在颈区局部注射激素(醋酸氢化泼尼松)或合并注射透明质酸酶,可以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防止黏连及疤痕的形成;另外透明质酸酶为蛋白分解酶,可分解透明质酸,促进局部药液扩散,以消散局部肿块和淤血,促进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5、手术治疗

当以上的保守治疗无法缓解、治愈先天性肌性斜颈,或者因为早期没有及时发现先天性肌性斜颈,而等到症状非常明显时才观察到,那么此时保守治疗往往无法改善先天性肌性斜颈,而只能进行手术治疗。

具体适合手术治疗的条件为:经非手术治疗4-6月无效,或超过1岁未经任何治疗者。手术有胸锁乳突肌部分切除术和胸锁乳突肌全切术两种方法。术中应避兔损伤锁骨下动脉、静脉及总静脉和副神经。2岁以下患者,术后可用胶布或塑料托固定定。大龄患者,术后可用石膏背心固定,将头偏向健侧,下转向患侧。固定4-6周后,进行康复锻炼、理疗,以防再次挛缩。

1
查看完整版本: 先天性肌性斜颈这5种治疗手段可以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