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上,每日线上学习不超过4小时 现实中,为啥总是打不住?
近日,为了防止长时间网上学习损害同学们视力健康,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
规定“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但记者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同学的线上学习时间超过规定时间。
一方面,是同学和家长对学习强度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视力健康的保护。两者能否兼得?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校将课堂搬上网络,在保证学习进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造成同学们使用电视、电脑、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多,户外活动时间减少。为了减少同学们发生近视的几率,4月2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对线上学习时间做出明确限制:小学生每天不超过2.5小时,每次不超过2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超过4小时,每次不超过30分钟。
记者通过调查采访发现,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的网上学习时长都超过了上述规定。同学们超出的上网时间用在哪?又该如何保护眼睛预防眼疲劳?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小学:家长老怕学不够
孙同学是我市某小学四年级学生,在家线上学习期间,每天按照学校老师发的学习活动一览表安排一天的学习。谈起自己的线上学习,孙同学掰着手指说,空中课堂是必看的,语文、数学、英语,每节课20分钟。下课后,再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对应作业。“线上还有美术课、音乐课、体育课,和在学校一样,每天还坚持做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感觉还挺轻松。”
由于空中课堂不能和老师进行互动,学校老师在“钉钉”上开了直播课,给同学们讲卷子,提问题。他觉得钉钉直播更有趣,可以直接和老师与其他同学一起互动,感觉就像在学校课堂上一样。钉钉直播的时间大概三四十分钟,并不太固定,主要看老师讲的内容,虽然增加了线上学习时间,但感觉也不太长。
“要说超出,也就是课外辅导了吧。”孙同学说。妈妈给他报的课外班也是线上教学,他报了英语、奥数、美术三个课外班,有的一周两次课,上课时间最长的是2个小时。看电脑时间长了,就会觉得眼睛不舒服。
孙同学的妈妈对记者说,虽然知道孩子现在长时间面对电子显示屏对眼睛不好,但是也不能放松学习,平时会提醒孩子注意眼睛保护,不能因为放假在家导致学习退步。采访结束前,孙同学对记者说,他现在特别怀念在学校上课的时候,和老师面对面互动,和同学们在学校操场上跑步,现在就坐等开学。
初中:关键时期,累一点不算什么
在我市某私立中学上初二年级的杜同学告诉记者,因为面临初三压力,学习节奏特别紧张,网上学习的时间也远远超过了4个小时。
最初,只是跟着空中课堂学习,线上学习时间没超过4小时,后来空中课堂里老师和同学们互动提问,在家长和同学们的建议下,从4月初起,老师开始了钉钉直播。
每天早上,同学们在钉钉班级群里打卡晨读,就像在学校一样,老师在直播中讲课、提问、讲卷子……就像把学校搬到了家,直播课中除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课外,每天老师留的作业量也很大,而且背诵、默写作业也需要线上提交,这样一算,线上学习时间就延长了许多。她还每天会专门进行十几分钟的体育锻炼,进行跳绳、仰卧起坐、深蹲等,然后再录制一个30秒左右的运动视频发钉钉。
线上时间最长的其实是课外班课程,杜同学说,她课外班的线上课程是一周四节,一节课2个半小时,有时候面对电子屏幕时间长了,眼睛也会感觉到不舒服,她已经觉得眼镜度数加深了。
尽管如此,杜同学表示自己还是能够接受目前的上课节奏,总之学习成绩不能落后。杜同学的妈妈告诉记者,她也很心疼孩子,平时会给孩子专门做一些保护眼睛的食物,也会提醒孩子科学护眼,孩子的上进心特别强,每一节课都不肯落下,她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能早日开学,让孩子回到正常的学校生活中。
医生:眼睛健康应当引起
邯报融媒体记者周聪/文范文平/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