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第一节概述P
弱视第三节病因和危险因素P
弱视第四节发病机制P
弱视第五节病理P
弱视第六节临床特征
第七节弱视的分类P-P
弱视定义及其发展过程
牛兰俊斜视弱视概述
第九节弱视的治疗方法
前已述弱视的发病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形觉剥夺,另一类是两只眼异常的交互作用。所以,弱视治疗的主要方法也有两类:第一类是消除形觉剥夺,即矫正远视性屈光不正和清除遮挡视轴的因素,如屈光间质混:第二类是消除两只眼异常的交互作用,也就是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临床上选用遮盖疗法和压抑疗法限制应用视力比较好的眼,强迫应用视力比较差的弱视眼,也就是暂时限制优势眼向视皮质传入信息,增加弱视眼的信息传入,达到双眼视力平衡。
另外还有一类治疗方法,属于辅助治疗方法。
弱视治疗效果与以下因素有关:初诊年龄、初诊视力、弱视类型、注视性质等,其中初诊年龄、初诊视力与注视性质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最大。
一、消除形觉剥夺
在临床上,解除形觉剥夺的方法也称为主动治疗方法(activetherapy)。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矫正屈光不正。
(一)矫正屈光不正
绝大多数弱视患者都伴有轻重不等的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约占全部弱视的50%~70%。多数斜视性弱视患者也伴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弱视发病的原因,只有给予合理的矫正,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弱视眼的调节功能往往异常,弱视程度越重,调节功能越差。经过检查发现,弱视眼的调节近点比较远。所以,弱视患者的远视性屈光不正的矫正原则是:重度弱视患者尽量给予全部矫正;中度弱视患者可以适当欠矫;轻度弱视患者可以按照视力正常儿童的处理原则,给予适当欠矫。
美国基础和临床教程中也指出,在矫正远视的时候,与正常儿童的给镜原则不同。因为弱视的调节能力差,没有能力代偿尚未矫正的远视性屈光不正。一般地说,为了治疗弱视,按照睫状肌麻下检影的结果,把远视性屈光不正全部矫正(thefullrefractiveerrorasdeterminedwitheyeloplegia)。为了让弱视儿童尽快接受远视眼镜,也可以对称性地适当降低远视眼镜的度数。
对于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伴有重度弱视的患者,为了照远视力,两只眼对称性地降低远视的度数,比如,分别减掉+1.50~+2.00D。也可以按照弱视的程度,特别是中重度弱视患者,再下加+1.50~+3.00D的球镜,让患者戴双光镜。在开始治疗的时候,比如力0.3以下,可以下加+3.00D的球镜。待视力提高之后,减少下加的度数,比如改为+1.50D,借以弥补弱视眼调节力不足的缺陷,也可提高近视力,有利于弱视视眼视力的恢复。
关于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无晶体眼的屈光矫正问题:无晶体眼的正镜片平均为+10.00D~+15.00D,如果眼镜片位于原来的晶状体平面前15mm,可产生25%~30%的物像放大效果。
分享一段学习群学友的文字
需要这本书的学友,扫下面的收款码支付书款
支付时,备注一下自己的姓名
牛兰俊教授:主编,副主编,参与编写的专著!科普书籍!
主编《实用斜视弱视学》
《斜视新概念》
与刘玉华合编《斜视与弱视》
赵堪兴主编,牛兰俊副主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斜视弱视学》
参与编写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
黎晓新主编的《现代眼科手册》,
赵家良主编的《眼科疾病诊疗规范教程》、《眼科临床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