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培训班也要减负,家长内心慌得一批看看小
TUhjnbcbe - 2021/6/21 16:56:00
你已选中了添加链接的内容

追踪一周教育资讯一文尽览时事热点

Hello!大家好,我是小半爸。

本期的黑板报,我们先来浏览一下教育要闻。

01

●北京初三开学首日名学生发热,均排除新冠肺炎

●北京:初高三年级将佩戴手环智能测体温,未来逐步在全市推广

●教育部:上体育课、体育锻炼不允许戴N95口罩

●有序复课的学校亟须补上体育课

●教育部:中小学生在校不戴口罩须满足三个条件

●全国已有超1亿学生返校复课复学比例近四成

02

●中小学复课后如何衔接?教育部:坚决防止抢时间赶进度

●广东要求中小学各年级暑假开始时间不得晚于8月1日

●清华:6月6日起毕业年级学生分批次、分类别有序自愿返校

●教育部:在线教学将成为高校复学后“新常态”

●全国高三学生已复学高考报名人数较去年增40万

●教育部:中高考、“强基计划”体育测试可调整确保测试安全

●高校毕业生突破万,多地出台“硬核”*策助力就业创业

03

●公布秋季开学计划!美国所大学:留学生必须返校

●韩国新增27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学校推迟复课时间

●俄罗斯教育部:国家统一考试时间推迟

●香港多所高校调整年秋季学期校历,确认9月开学

下面三条新闻我们为大家做了解读:

●北京今年中考体育考试改为随堂考,完成即得分

●小学生上网爱干啥?学习、玩游戏、听音乐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

此外,本周的和大家也不要错过:

教育发布了一份细致得让人吃惊的“负面清单”,意味着课外培训班也要“减负”,小学3年级以下不得培训四位数以上加减法,不得对一二年级学生培训英语书写……我们想知道你对此怎么看?

如果担心孩子近视了,这些关于近视的知识点必须get!

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北京今年中考体育考试改为随堂考,

完成即得分

近日北京市疫情防控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通报了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的具体安排:

中考体育考试调整为随日常体育课进行,完成即得分。

在组织形式上,由各区教委负责,考生所在学校具体组织本校学生在体育课上随堂进行。市教委和北京教育考试院将加强对相关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在考试项目和评分标准上,原现场考试项目不做调整,总分为30分,每项合格为10分,考生完成相应项目即为合格、即可得分。(来源:澎湃新闻)

疫情之下,如何强健孩子体魄?

北京今年中考体育考试的设置调整,传递了两个信号:

其一,体考本来在今年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算入中考成绩,且比例相当高),但疫情未退,加之夏季高温天气即将到来,无论是体考要求,还是孩子们在校期间的体育锻炼强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二,在后疫情期间,家长对于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家长要把目光从手机屏幕转移到孩子身上,正如武汉体育研究员顾静说的:如果孩子不动,家长要先动起来!

02

小学生上网爱干啥?

学习、玩游戏、听音乐

5月13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小学生触网比例显著提升。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他们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排在前三位的是网上学习(87.6%)、玩游戏(56.7%),听音乐(54.1%)。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

孩子的学习、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从这份年的报告中看出,现在的孩子真的是互联网的一代。而此次疫情,大量网课的学习,长时间宅家缺乏户外活动,听各种音频,打各种游戏,孩子们上网比率还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这种情况下,“堵”是不可能的了。那要怎么“疏”呢?《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也给出了建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家长们接受新一代离不开网络的现实,重视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和教育,帮助孩子从触网之初就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03

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

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

为了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减轻中小学过重课外负担,教育部近日印发了《义务教育超标超前培训负面清单(试行)》。

负面清单共涉及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学科,每门学科的负面清单包括“原则要求”和“典型问题”两部分。

从禁止教授小学1-3年级学生四位数及以上的加减法,到不得对一二年级学生培训英语书写;从禁止在寒暑假培训下学期教科书知识内容,到到禁止让“小学低学段学生理解《滕王阁序》”,这份负面清单细致得让人惊叹。

(P.S:完整的负面清单我已经放到了后台,点“在看”,在后台回复“负面清单”就可以下载)。

(来源:教育部网站、中国新闻网)

负面清单,全面减负第三招

仔细看完整个清单,我是很惊叹的!

●清单很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六门学科,全面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六门最重要的学科。

●清单很细!各门学科都有具体的清单,而且还给了实例,《滕王阁序》就直接具体出现在了清单之上,细致程度可见一斑。

校内减负,加上全面摇号,再加上负面清单,全面减负的三招已出,校内,升学,校外都覆盖到了,教育部能管的都减了,没减的就只剩下:家庭教育。

不知道各位家长对此都有什么看法?请积极参与下面的讨论。

互动话题

网上对这份“负面清单”的观点大致分为了两派:

正方:

给教育部点赞,真正把孩子的课业压力减下来,才能让孩子真正有自己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健康成长的童年。

反方:

我看这个清单不可行,课内已经在减负了,学有余力、课堂上吃不饱的同学,为什么不可以在校外提前学、多学点?

知识角

五一节后开学,儿子回来告诉我,班上同学多了几个戴眼镜的,说是因为疫情期间,上网课、玩游戏多了!今天的知识角,我们就来聊聊如果觉得孩子近视了,家长需要了解什么相关知识。

近视可以逆转吗?

孩子近视,家长总会想办法把孩子的近视治好。医院,医生一般都会说,近视是治不好的。家长就会陷入一种「谁跟我说能治好,我就去谁那里治」的心理状态,多花钱也在所不惜。

But,不恰当的处置,会耽误正确的近视控制。

正确的做法是:如果发现孩子确实近视了,还是要去接受这个事情,该散瞳散瞳、该验光验光、该查眼轴查眼轴,明确孩子确切的度数情况,然后制定具体的配镜矫正方案。

怎么分辨真假性近视?

当孩子看电视离得越来越近,喜欢眯着眼睛、歪着头看东西的时候,家长就应该警惕了。很多细心的家长,在这个医院,希望孩子是假性近视。

那么到底什么情况是假性近视呢?

当我们看近处的时候,睫状肌会收缩,使得与它相连的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会聚光线的能力更强,眼睛就能看清近处的物体。

但是,睫状肌长时间处于收缩的工作状态,就可能引起疲劳痉挛。所谓的假性近视,指的就是睫状肌的这种疲劳状态。

在临床上,要区分真假性近视,一般可以使用睫状肌麻痹药(也就是散瞳药),让睫状肌不工作,眼睛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再进行验光,从而获得眼球真实的屈光度数,区分真假性近视。

孩子如果眼睛看不清,怀疑近视了,有两点需要家长特别注意:

1,要确认是否是假性近视,请一定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千万不要直接带去眼镜店。医院才能进行。

2,看不清不一定是近视,医院的另一个目的,是要排除弱视或者斜视等视力发育问题。

某些斜视类型是外观很难看出来的,需要眼科检查才能够筛查出来。斜视和弱势的最佳治疗年龄是5-7岁,尽量不要错过。

配什么样的镜片?

孩子刚近视的时候,大部分家长还是会选择给孩子配框架眼镜,那么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框架眼镜的镜片分为:单光镜片;双光镜片;渐进多焦点镜片。

1,单光镜片

就是大家平常最熟悉的镜片,简单来说,就是镜片只有一个焦点。

2,双光镜片

所谓双光,简单来说,就是在一副镜片上有两个焦点。通常是镜片的上半部分就是正常度数的镜片,用来看远;然后下半部分是下加了一定度数的镜片,用于看近。

3,渐进多焦点镜片

是指一个镜片同时具有多个焦点,度数从上往下逐渐平缓过渡,因此不会有跳跃现象。比较适合调节能力下降的人,比如老花眼的人,看远、看中、看近只戴一副眼镜就可以。

一般来说,还是推荐儿童佩戴普通单光镜片,特殊情况遵医嘱即可。

不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足矫配镜。

很多家长都喜欢让孩子少配一点度数,觉得度数配高了,好像度数就会涨的更快。但是其实,有很多研究表明,欠矫(就是不戴眼镜或者眼镜度数没配够)和足矫(眼镜度数配够)而言,足矫的人近视度数发展的要慢一点。

因此,建议医院,尽量要把度数配够,以能获得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为准。(资料参考:丁香医生)

今天的知识角对大家有帮助吗?如果觉得喜欢,不要忘了给我们点个“在看”!

最后祝各位周末愉快!

—END—

推荐阅读

一群行走在中美两地的家长

?分享

地道的美式教育资源

靠谱的育儿经验攻略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培训班也要减负,家长内心慌得一批看看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