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连续性内斜视
TUhjnbcbe - 2021/7/5 22:52:00

概念

?概念:一般指因外斜视手术过矫引起的内斜视。或在无外因及外直肌麻痹史等情况下自然变成内斜视(较少)。

?发生率:《中华眼科学(第2版)》指出,外斜术后过矫的发生率在6%~20%。

?发生内斜原因:术前不能配合检查;眼外肌力量差异致矫正量与预期差异;多次手术;术前不同时间段斜视度数变化大;术后未按时复查等。

临床表现

有外斜视手术史眼位表现为内斜视红玻片试验:同侧水平复视术后早期出现眼球运动明显受限,可能伴有肌肉滑脱

处理

1.明显过矫且有运动障碍:立即手术探查。

2.轻度过矫:术后观察6周,大部分人可恢复正位。为改善复视,可临时予远视矫正镜或用缩瞳剂,或加压贴三棱镜,或作视功能训练治疗。

3.大于6周,内斜视仍大于10△且有复视者,可再次手术。

预防

术前多次检查,先天性外斜视儿童尽量能配合检查再手术,术后行视功能训练有助于稳定眼位,减少过矫率。

儿童:

4岁前,手术不过矫。如过矫大于一周,应作交替遮盖;一周后行眼位检查,如仍未消除过矫,应戴三棱镜矫正。

4岁后,手术可有意识过矫10△。

成年:为防止复视,尽量不过矫。

参考文献

1.[斜视诊疗图谱]芦苇.图书目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长按3秒识别我们吧

文字:张春芳

编辑:张春芳

排版:张春芳

审核:何光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连续性内斜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