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视是指眼部没有任何生理异常,患者通过配镜矫正,视力仍无法达到该年龄段儿童应该达到的正常视力。
例如,一个六岁的儿童,经过眼部检查后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正常情况下六岁的儿童视力应该达到0.7,可是患者最佳配镜矫正视力只有0.5。这种情况称为弱视。
警惕!被漏诊的斜弱视弱视和斜视的患者,有很多方面需要重点强调。如果孩子眼球偏斜明显,家长就知道,要带孩子去找专业的医生,做眼科检查。然而,弱视并不像斜视这么明显,无法只通过观察,就确定孩子是否患有弱视。从外观来看,斜视只有在超过15-20个棱镜度时,约12-15°,才能看得出来。
因此,如果只做简单的检查,仅检查视力和镜片的屈光度(不幸的是,通常只检查这两项),这些检查是完全不够的。如果没有仔细的双眼视功能检查,或双眼协调检查,那么很多弱视患者,还小部分斜视患者,将被漏诊。弱视的病因有多种,最常见的是以下几种:1)屈光不正性:婴幼儿期,尚未矫正的屈光不正,其度数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能引起弱视,这类弱视称为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要发生在双眼高度远视性屈光不正或高度散光未及时矫正者。
2)屈光参差性:通常是由于两眼的屈光度不同,且两眼屈光度相差较大。也可能是由于双眼都有高度远视、高度近视或散光。
3)斜视性:当一只眼睛,大部分时间偏斜(内转或外转),或者一直都偏斜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避免出现复视,斜视的眼睛被大脑抑制,或关闭了斜视眼传入的信息。由于被抑制的眼睛不能发挥全部功能,从而导致弱视。4)形觉剥夺性:在婴幼儿期,先天性的或是后天发病比较早的屈光间质浑浊或瞳孔遮挡,引起视觉发育异常称为剥夺性弱视能治好吗?会遗传吗?绝大多数的弱视都是可以治好的,只要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方法得当,并按时复诊。弱视有一定的遗传倾向。父母一方或双方弱视,孩子患弱视的机率就高。另外,父母如果患有高度近视、远视,孩子也可能先天遗传近视、远视,这些都容易导致小儿弱视。弱视会越来越严重吗?孩子得了弱视如果不干预治疗,弱视会越来越严重。如果儿童时期弱视未完全治愈,则成年以后可能会导致一级盲或二级盲。研究发现,弱视是成人单眼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弱视治疗=眼罩遮盖?弱视患者,是婴幼儿大脑视觉中枢立体视功能的发育时期,由于非正常因素的干扰,如单眼白内障、单眼远视等,双眼图像差异过大,造成大脑视觉中枢立体视功能无法正常发育,双眼图像不能融合,为了避免视觉混乱,大脑视觉中枢对一只眼输入的信号进行抑制。所以,弱视的真正治愈,不仅仅是视力恢复到1.0,而是大脑视觉中枢立体视功能的建立。如果大脑没有建立起稳定的立体视功能,只是单纯的通过眼罩遮盖,提高弱视眼视力,在停止遮盖后,原来提高的视力很容易发生回退。单纯的眼罩遮盖,通过强迫使用弱视眼,来提高弱视眼视力。但这并没有解决引起弱视的真正原因——大脑视觉抑制,双眼竞争。因此,单纯的眼罩遮盖,并不是治疗弱视最有效的方法。遮盖仅仅针对视力下降的症状,而不是引起视力下降的根本原因——大脑视觉抑制。大脑视觉抑制,双眼竞争,两只眼睛无法协调配合。在眼视光学发展较快的国家,如美国、西班牙等,很多眼视光医生,已经摒弃了单纯的全天遮盖治疗,而是采用视觉训练,注重弱视眼视力的提升,更重视弱视儿童双眼视功能和立体视的建立与改善。
弱视治疗,需要坚持,但更需要正确的弱视治疗,加强弱视眼单眼训练,更要加强双眼同时训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