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卫健委启动全国第二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并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更新版)》和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要求,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制度,开展视力不良检查,筛查频率每学年不少于2次。
为什么要把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筛查作为重点工作开展呢?
视力筛查,有利于监测儿童青少年视力发育和近视预防,早期发现影响孩子视觉发育的眼病和高危因素,及时矫正与治疗,对保护和促进儿童视功能的正常发育,呵护孩子的眼睛健康和身心发育至关重要,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的眼健康检查。
1视力筛查报告怎么看?
学校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和视力筛查,医院检查眼睛,视力筛查报告里会有孩子的视力情况,比如“球镜S”“柱镜C”之类的内容,这时候需要填写报告的家长们可能就懵了,这些数据到底怎么看?
目前学生的视力筛查工作,主要是做视力和电脑验光两项检查。筛查结果一般是裸眼视力、球镜、柱镜、轴位。
裸眼视力:不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时测得的视力。
屈光球镜S:表示近视或者远视,“-”表示近视,负号数字是近视度数;“+”表示远视,正号数字是远视度数。
屈光柱镜C:表示散光,近视散光用负号表示,远视散光用正号表示。
轴位A:表示散光的方向,正常来说,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散光。大部分人轴位都在~,0~15度,但不表示轴位不在这个范围就是异常。
一般小学阶段的孩子,裸眼视力在1.0(5.0)及以上的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判断小朋友的视力是否正常,可以看以下两个指标:
1、孩子视力是否达到同年龄段孩子正常视力的下限。3岁视力一般可达4.7以上,4岁视力一般可达4.8以上,5岁及以上视力一般可达4.9以上,一般视力发育就没问题。
2、孩子的双眼视力是否均衡。一般两眼视力在视力表上不要相差两行及以上。比如孩子一只眼睛视力4.7,另一只眼睛5.0,视力相差0.3,超过视力表上两行的视力,出现视力不良问题,这就得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