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斜视?
斜视,就是我们俗称的“对眼”“斜眼”“斗鸡眼”,指的是眼睛平视正前方时,眼球位置不对称。它是儿童最常见的三大眼部疾病之一,患病率达3%~5%。根据眼球偏斜方向的不同,斜视被分成4个类型:内斜视、外斜视、上斜视、下斜视。
(右眼为正常)
远视儿童易出现内斜视,近视儿童易出现间歇性外斜视,双眼视力相差度以上者更易发生斜视。儿童出现斜视时,双眼视轴方向不平行,导致双眼无法同时注视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他们看东西的时候,只能用一只眼睛。那孩子总是侧着身子或者歪着脖子看东西,会不会是斜视呢?
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斜视?
日常生活中,有一部分孩子看上去像斜视,但不是真的斜视,而是一种“假性斜视”。例如,孩子的瞳距过大,看起来类似外斜视;而孩子的瞳距太小,就会看起来像内斜视。这时候家长就不用太担心了,随着孩子长大,这种“假性斜视”会慢慢好起来的。
接下来教大家2个检测斜视的小方法,方法很简单,在家就能做。
对笔尖法
这种方法适合年龄较大的孩子。让孩子双手各拿一支笔,笔尖成相对方向,然后慢慢向中间移动,直到笔尖对齐。如果孩子无法将笔尖对齐,很可能是立体视觉(眼睛感知距离、深度和高低三维空间位置的能力)出现了问题。医院检查,进一步确诊是否有斜视。
手电光照法
将手电平行放置在距离孩子约40厘米的地方,用手电照亮孩子的眉心,观察双眼黑色眼球上的光点。如果反光点都在瞳孔中央,说明孩子没有明显的斜视。如果反光点倾斜,则有斜视的可能。如果怀疑孩子有斜视,医院的眼科就诊。当医生诊断斜视时,孩子通常会进行视力检查、屈光检查、眼位检查、眼球运动检查、双眼视功能检查等,此外还要进行排除眼睛其他疾病的检查。斜视是怎么形成的?
目前导致斜视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神经支配、屈光调节、眼部解剖异常等因素有关。我们知道,人的眼睛由6条肌肉控制,分别是控制上下运动的上、下直肌;控制内外运动的内、外直肌;和控制眼球旋转运动的上、下斜肌。
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等神经可以支配这6块肌肉,进而影响眼球运动。如果眼球神经异常,就会引起斜视。
如果眼部肌肉及相关韧带等结构异常,也会影响眼外肌肉的运动,扰乱眼球受力的平衡,引起斜视。前面我们提到,远视儿童容易出现内斜视,近视儿童容易出现间歇性外斜视,视力差超过度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斜视。可见屈光不正也与斜视有一定关系。
斜视会影响视觉功能发育
如果斜视得不到及时纠正,除了影响孩子的颜值,更为严重的是影响视觉功能发育。
失去立体视觉
正常情况下,我们看物体时能感觉到立体影像,而斜视会影响我们对物体间距离、深浅和凹凸程度的判断能力,使我们成为“立体盲”。孩子一旦失去立体视觉,就无法感知三维空间,未来的职业选择也会受到限制。如医生、飞行员等需要良好立体视觉配合操作的工作就无法参与了。
造成弱视
斜视如果治疗不好,久而久之就可能导致弱视,也就是斜视性弱视。这时候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了。一般要先治疗弱视再治疗斜视,而弱视的治疗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手术,是治疗斜视的主要方式
目前,除了调节性内斜视可以通过佩戴眼镜矫正,其他类型的斜视,大多都需要手术治疗。手术并不复杂,创伤也不大,家长们大可放心。根据手术对眼外肌肉作用功能的不同,手术方式一般分为肌肉减弱术、肌肉增强术、肌肉移位术和其他特殊类型的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
儿童立体视觉一般在6~8岁发育完成,如果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即使外观矫正正常,立体视觉也无法恢复。
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往期推荐
1.教育部明确!周末寒暑假可以给孩子补体育课!
2.家长、教练、校长必点:你想了解的“运动育儿”全在这里!
3.教育部:运动和不运动的孩子,十年后是不一样的人生
4.运动育儿观
男孩可以平躺,但不可以躺平!
5.重磅!“双减”*策落地,重视体育,要求孩子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
6.教育部正式通知!除了体育类,其他9类科目不得补课
7.钟南山:体育运动应该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8.体育,是最好的教育!
9.教育部传来消息:中考体育将与语数外同分值,年将全面实行
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