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教你如何科学配眼镜
TUhjnbcbe - 2022/8/19 8:53:00
关爱白癜风患者公益援助活动 http://m.39.net/pf/a_10967962.html

近视眼的人比例很高

但从小到大好像没人教过我们

到底如何配眼镜

仅仅是度数合适外形可以

跟买车一样我们都追求外表

眼镜配的好

不仅可以看的清晰

还能增加颜值

戴上合适的眼镜立马有了知性美

但是眼镜毕竟是有功能性的

不能只追求好看

所以要讨论一下正确的配镜方法

专业性很强的哦

三大配镜误区

误区一:大框眼镜好看!谁戴谁美~

大框的作用应该就是显脸小吧

但这也是理想的情况

但它并不适合所有人

尤其是高度近视和瞳距小的人士

不信看下图

高度近视的镜片一定是很厚的

如果再配上大镜框

简直是灾难

而且也太重了

(所以根本找不到又大又厚的图片)

除了漫画里现实根本没有

另外从配镜角度来说

镜片中心最薄的区域是光学中心

这个位置应该对准我们的瞳孔

但过大的镜片

可能导致镜片中心与视觉中心无法重合

尤其是对于瞳距比较小的人群

就会影响佩戴效果了

大框眼镜还容易滑落

所以除非你就是为了凹造型

否则戴大框眼镜有很多问题

误区二:网购配镜就行,不用去眼镜店

去实体店配眼镜

验光、测试好麻烦

而且价格也很高

很多人觉得网购更理想

但就和网络卖牙套一样

都是一种噱头

因为仅仅自己提供个数据

是非常不准确的

买双鞋都得试一试呢

何况眼镜呢

仅仅做个验光也是完全不够的

属于客观验光数据

我们还需要主观验光检查

包括雾视、散光、红绿对比、双眼平衡、瞳距等

通过试戴才能确定合适的度数

所以不是一个验光就行的

还需要试戴、现场调整等等

误区三:换眼镜还用原来的数据

这人要是懒了就啥都懒

都要换眼镜了就重新验光呗

他偏不

就用以前的数据

虽然成年后度数相对固定

但也有轻微的变化

所以每次换眼镜时候

一定不要犯懒

说完了误区

我们再来说说如何正确配镜

医院配镜

推荐去医院的眼科或视光门诊

也可以选择具备验光资格证人员的眼镜店

有以医院验光:

初次佩戴眼镜的少年儿童

还需要使用散瞳验光

因为少儿的睫状肌调节能力强

如果不用散瞳的方法

就容易出现一二百度的差距

有斜视、弱视、眼球震颤等眼科疾病

医院眼科验光

正确验光

刚才就说到了验光的重要性

通过检查光线入射眼球后的聚集情况

来看眼球的变形情况

从而确定需要佩戴的眼镜度数

验光包括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

客观验光使用电脑验光仪

坐在电脑验光仪前

盯着机器中的图案不动

数秒钟就可完成

可得到粗略的客观验光数据

主观验光按实际情况调节

验光师根据电脑验光数据的结果

将屈光度数配置在综合验光仪或试镜架上

就是在镜架上插上不同度数的镜片

这个画面很熟悉啊

通过戴着它看视力表

经过不断反馈最终确定配镜度数

这个阶段包括雾视放松调节——帮助双眼放松

散光度数及轴位的测定——更详细测量近视远视散光的度数以及散光的轴向

红绿试验——判断近视度数是否过矫或者欠矫

双眼平衡测试——保证两眼矫正后视力接近

测量瞳距、主视力眼等

经过上面的步骤

还要反复试戴

包括看远和看近

确认是否能保持长时间的清晰和舒适

最终才能作为配镜的处方

科学选镜片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是非球面镜片

能够减少周边像差

不会出现扭曲变形

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折射率

度数越高镜片就会越厚

在相同的度数下选择更高的折射率

镜片边缘就更薄

当然价格也就水涨船高

但是折射率并非越高越好

还要考虑镜框的大小、形状、瞳距等

折射率高会降低色散系数

从而影响佩戴的舒适感、透光率和清晰度

所以还是要综合考虑

不要被防蓝光镜片蒙蔽

虽然防蓝光眼镜宣称

能够减轻眼睛疲劳或保护*斑

但实际效果不过如此

而且蓝光与眼疲劳到底有没有关系

还没有得到科学验证

所以比起用防蓝光镜片

不如注意用眼卫生吧

及时复查验光

多久应该验一次光?

大多数人只有看不清了才会验光

眼镜坏了才选择换眼镜

其实并不是这样

青少年建议每三到六个月进行复查

成年人建议一两年更换一次眼镜

更换前重新验光一次

老年人短时间用眼就觉得不舒服时

就可以重新验配

框架眼镜保养

最好不要单手摘眼镜

也不要随意拉扯眼镜框架

有可能造成镜架受力不均匀而松动、变形

不要用衣服擦拭镜片

衣服面料看似十分柔软

但是实际上表面并不光滑

用力擦拭时会磨损镜片

可用中性清洗剂或清水冲洗后

再用纸巾吸干水分

镜框变形时要及时更换

不能过松或过紧

定期检查眼镜框是否变形

螺丝是否有松动等

不要将眼镜放在温度过高的地方

比如夏季封闭的汽车内

否则可能导致镜片变形或表面膜层损坏

1
查看完整版本: 教你如何科学配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