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中国传统老规矩之三不许斜楞眼看别人
TUhjnbcbe - 2023/2/5 22:03:00

文丨彬叔

说在前面

中国的老规矩里有一条:不许斜楞眼看别人。这个可不是指有些患上眼部斜视疾病的人,而是专指那些用轻蔑、鄙视的眼神看人,套用一句歇后语:斜楞眼掷色子——观点不正。北京话说的意思是翻白眼;东北话说的意思是用眼睛的余光看人;苏北话的意思是斜白斜白看人等等,总之,就是瞧不起人的意思。

长辈们为什么定下这个规矩?还是因为谁也不知道你今天瞧不起的人,明天会不会成为人上人。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就是指的这个道理。

但我们可以反过来思考一下,当你被人用斜楞眼看的时候,确实他在某些方面还是有点资本的,不然怎么会这么藐视你呢?

正文

01有点才识的人

从进入学校开始,孩子们就已经进入社会的竞争环境中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已经道出了每个家长的心声:害怕被别人瞧不起。什么周末补课就是为了让自家的孩子考试成绩好点;学点乐器、书法、绘画等就是比别的孩子学得多一点。

高考就是一条分水岭,的39所就比内其他的73所厉害点,一本比二本就感觉高了档次,二本觉得比三本又高了一等。学霸总是感觉自己比谁都强,毕业找到好单位感觉自己比其他同学高一点,要是被国外高校录取,家人恨不得将录取通知书发到网上,让全国人民都知道。

自古就有“文人相轻”的说法,当面夸你是行业泰斗,转脸就说作品是垃圾。尤其是互联网时代,往往是南方不服北方的,东部的瞧不起西部的,在网上相互以专业知识进行论战对垒,将业界搅得是天翻地覆。

02有点钱的人

钱是好东西,人一旦缺了钱,好像脊梁骨都直不起来一样。生活中,只要是稍微条件好点,就有点鄙视比你穷的人,能躲就躲,最好离得远一点,以防穷气沾到自己身上。

开公司做老板的也不一样,开实体工厂的不如搞房地产的,企业再大不如搞金融的。现在最火的是互联网企业,多少老板后悔当时某某人上门来找我投资,怎么就没有瞧上人家呢?

越是富豪越低调,他们不是瞧不起人家,而是害怕被对手超越。马云说天天拿望远镜找对手;百度李彦宏说他的企业永远离破产只有30天。这些亿万富豪有多少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但是他们每天都在害怕冒出一个无名小辈,一旦发现立马登门求对手被收购。

03有点权势的人

范进从20岁考到54岁,历经30几年的寒窗苦,最后终于考中了举人,还没有等到众多给他多年斜楞眼的人来贺喜就疯了,不是乐极生悲,而是道出了他尝尽人间的冷暖和辛酸血泪。

仕途是自古以来读书人追求的梦想,不管是受尽多少磨难,一旦捧上了金饭碗,那就是光宗耀祖的大事,从此在家乡父老面前可就挺直了腰杆走路。就像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寸土必争的农民观念中,清代的张尚书一封家信,就让两家人各让了3尺地,便宜了每天路过的街坊,留下了一段佳话,还让六尺巷如今变成了旅游景点。

有权势的人,什么帮那个帮的,也喜欢搞点圈子,说白了就是排挤别人。但随着反腐倡廉的力度加大,圈子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已经很难在公开场合闹腾了。还是要劝劝那些道中人,少搞点圈子文化,不然拔出萝卜带出泥,你就是没有什么违法乱纪事情,也会在仕途上靠边站,到那时岂不是后悔十年寒窗苦读了吗。

最后的话

小孩时不懂事,老了时又糊涂,人生也就几十年的清醒时间。如果在短短的时间里,还每天斜楞眼看着陪你清醒地说说话、共同做点事情的人,是不是有点累啊?

再说了,有才、有钱、有势如和珅,不仅是才华横溢,而且家庭资产超过清*府15年的总收入,权倾朝野官至一等忠襄公、首席大学士、领班*机大臣,兼管吏部、户部、刑部、理藩院、户部三库,还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统领等等要职,他天天是“翻白眼”,最后还不是“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还是用清代礼部尚书张英家书里一首打油诗作为结尾: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传统老规矩之三不许斜楞眼看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