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从这3个眼神
TUhjnbcbe - 2023/2/27 10:29:00

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他有没有专心,从目光就可以看出。当孩子专心做一件事时,目光是非常专心、神采奕奕的;而当他不专心时,孩子往往是无精打采、目光飘忽的。

我们都知道下棋是一个最要求专心的活动,孟子早就在《学弈》中阐明专心力的重要性。

两个学生一起跟着棋艺大师“弈秋”学下棋。其中一个学生心无旁骛地听教师的教导;另一个学生看起来也在听,但是却似乎听到有天鹅飞来,心里便想拿起弓箭去射。

所以,虽然两个人一起学下棋,但是前者比后者棋艺精深得多,是因为二人的智力不同吗?非也。

研讨儿童心理学的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讲座也谈到这个问题,她以为:影响一个孩子成果最关键的因素并非智力,而是专心力。

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从“目光”就可以看出来,有3个明显特征:

01目不斜视地沉溺其中

专心力强,最关键是可以静下心来。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用“心流”一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注意力彻底沉溺某种活动、充实而忘我的状况。

真正的“学霸”并不一定更聪明努力,但他们进入“心流状况”的时间更长,目不斜视地沉溺学习中,抗干扰能力强。

02目光不停地转来转去

李玫瑾教授以为:班上那些特别活泼的孩子,学习成果反而很差。

因为他们很难静下心来,上课时目光不停地转来转去,一瞬间调查教师、同学们、一瞬间被窗外的动静吸引、一瞬间又静心鼓捣自己的文具、漫画书等。他们看起来很忙碌,但是心思却不在学习上。

03上下眼皮直“打架”

还有一些孩子产生了厌学情绪,一看到书就犯困,上下眼皮直“打架”,注意力不能会集,他们看似盯着书看了好久,其实是在“神游天外”。

上课像打了霜的茄子,下课后却生龙活虎,乃至还存在逃课的状况。假如孩子有这样的体现,基本上不是读书的料。

孩子的专心力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在年龄增长的一起,一步一步培育起来的。孩子小时候几乎都是坐不住的,3岁的孩子通常只能安静呆着5到10分钟,上了小学的孩子,一讲堂45分钟里也并不都能会集注意力。

因此,爸爸妈妈在培育孩子专心力的时候,不用急于求成,要按照孩子成长的规律去而培育。

培育孩子的专心力,可从这3方面做起:

01找到孩子的爱好

一个人的专心程度与个人的爱好严密相关。假如孩子干事缺乏专心力,家长应当先行判别:这是不是孩子感爱好的。

比如有的孩子抱着《十万个为什么》看得津津有味,却不喜欢《上下五千年》。那么,爸爸妈妈可以着重培育孩子在科学方面的爱好,不用强求孩子读懂历史。

02不要随意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认真地进行拼图、画画、看绘本等活动时,或许现已陷了忘我的、享受的心流状况。

假如爸爸妈妈这时候拿着生果、牛奶过来让孩子暂停一下,不利于孩子专心力的维持。等吃完生果、喝完牛奶,孩子不一定愿意持续拼图、画画,注意力或许转移到别的地方去了。

03寓教于乐

玩本就是孩子的天性,爸爸妈妈不用太早把孩子塞进单调的学习使命中。寓教于乐,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逐渐培育专心力。

比如玩“闯迷宫”这个经典的益智小游戏,孩子要想在眼花缭乱的迷宫路线中找到仅有一条通往结尾的路途,有必要花时间耐心寻找,高度会集注意力,沉溺在“心流”状况之中。

许多家长给我推荐了《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这是一套专为幼小衔接设计,重点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游戏书,一共10册。

参照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和认知发展理论开创者,当代认知建构主义鼻祖让·皮亚杰的理论体系编写而成,并由中科院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审定,遵循3-7岁儿童大脑发育特点命题。

全套道题,够娃们玩很久;题目中还融入很多图形、运算、比较、统筹等衔接小学的基础知识;而且在小朋友静下心来游戏的过程中,学习能力、专注力等也同步提升。

不仅丰富好玩,更惊艳的是,它有非常科学的内容编排。

而这套书就很好地将孩子们对方向的认识,融入到了游戏中。比如判断小机器人的朝向,用东南西北多种方向的训练,训练孩子逻辑推理能力

还有分左右的,观察传送轴运转方向的左右变化,推理三只小刺猬会掉到到哪个桶里

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对方向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他们不但可以准确迅速地分辨出不同的方向,而且还掌握了规律,会在不同情况下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皮亚杰还指出,孩子的学习大都是通过活动完成的,知识起源于孩子与世界之间的活动。

因此,《疯狂大脑思维训练营》10本书对应10个孩子喜欢又贴近生活的主题场景,让孩子在模拟游戏中与世界互动,获得发展。

原价元,现有暑期优惠活动只需要99元,共10册,算一下每本书都不到10元,都不到补习班一节课的价格,就能让孩子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助力脑部发育,变身聪明小孩,家长还犹豫什么?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玫瑾孩子是不是读书的料,从这3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