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斜视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眼歪了,看什么都是斜的
TUhjnbcbe - 2023/3/2 8:23: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60109/4756241.html

一个人怎样看事物取决于他所取的角度和位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看起来就是个角度与位置的差别,似乎不关人品与德行,也不关立场与情感,是审美观照,没有功利性,很纯粹。事实果真如此吗?

大千世界,纷纭万物,有人看到的是文明进步,有人看的是阴暗凄凉,你所看得到的也许正是你想要看到的,内心所期待着看到的,说到底观察者所取的位置与角度正是观察者自己精心筛选出来的,并非偶然或无意识,正如摄影家的取景,艺术家的创意,文学家的叙述,从来都是精心构思与策划过的,绝非信马由缰,漫无目标。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见仁见智取决于观察者的“仁”或“智”。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则斯仁至矣”。可见,圣人是承认主观自觉存在的,事实上也是如此,一个人的所见所闻并非纯粹的客观,而是不可避免地掺杂着个人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倾向,“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道理正是如此。

观察者的观察既然出自内心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倾向,那么这种先入之见的影响必然呈现于观察者摄取的画面和文字叙述,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东西就不可能不带有个人的情感倾向和主观诉求,其文字所呈现出来画面、场景、情感,或昂扬向上,或阴郁黯淡,或阴暗凄凉正是叙述者内心世界的再现与写照,所谓“我欲仁,则斯仁至矣”正是这个道理。

叙事的角度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问题,关涉着内心世界的情感倾向,人生价值的认定与推断,或仁或智,尽在其中。一般而言,敞亮正直的人见得到的,依然是敞亮正直;阴暗悲观的人,见到的依然是阴暗悲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其时也。

人的行为莫不关涉着内心世界的波动,冷眼青眼白眼轮番呈现,人情事理也会因之而变。从妄自尊大的傲慢狂妄,到妄自菲薄的自轻自贱,内心世界的每一次汹涌澎湃都连接着外部世界的风云际会,所秉持的立场、情感、价值取向总是不可遏制地呈现于字里行间、言行举止。

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在一个看得见的舞台上,一个共有的空间里,挥洒着难以掩饰的人性和德行。尽管人性与德行可以包装,可以美化,但歇斯底里的本质终归是掩藏不住的。心眼歪了的人,见不到端正的影像;心灵阴暗的人,见不到蓬勃的生机;而价值判断歪斜了的人,更是见不得正大光明,也不可能胸怀坦荡。

如果说,灾难可以兴邦,那么一场疫情泛滥的灾难则照出了难得一见的灵*,各种丑陋的表演恰恰擦亮了被光环蒙蔽的眼睛,无论惊醒或震撼,愤怒或呐喊都将是一次难得洗礼与过滤,剔除的是污秽,明辨的是是非,留下的是经验与启迪。醒悟与振奋同在,坚定与自信同框,灾难的洗礼与过滤必将矫正歪斜,还原清朗。

年5月5日星期二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眼歪了,看什么都是斜的